正文复制

组织提拔,你愿意“下乡镇”还是“留县城”?
在单位奋斗多年,青丝熬成白发,也算干出了一些成绩,也得到领导和组织认可,于是要提拔你做领导。
组织派人找你谈话征求意愿,那么你是愿意下乡镇任(副)乡镇长还是到县直部门任(副)局长?你内心纠结不已,拿不定主意。
“下乡镇”还是“留县城”原则上取决于你内心的选择,很大程度也取决于你所在的单位(划重点,后面要考)。
如果你还是想做一点事、想争取更高的社会地位、还想进步甚至“位极人臣”,那么下乡镇是更好的选择。
当前组织选拔干部对于基层工作经历很重视。“下乡镇”可以获得实实在在的基层工作经历,不需要像那些“既要又要”的挂职干部一样。
“下乡镇”,你个人的群众工作、应急处置等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将会得到极大提升,你的工资待遇会得到相应提高(职务、级别工资比县城同级高一档,且有乡镇岗位补贴),并且乡镇有更多的实权。乡镇虽小也是一级政府,机构设置健全、编制人员充足,自然资源、社保民生、综治维稳、工程项目等等还是很有诱惑力的,乡镇直接管理着数万人,确实掌握着较大权力。
但“下乡镇”也意味着你将失去更多陪伴家人的时间。就当前发展趋势来看,乡镇工作可谓“千头万绪”,乡镇一级虽然是最低一级的政府,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个政府面对着县级六七十个部门,责任只会越来越多,安全生产、自然灾害、乡村振兴、社保低保、征地拆迁……哪个不是责任?哪个不需要你去牵头?哪个不让人头皮发麻?但凡再有几个省州重点工程过境,直接能把你整抑郁。
这些工作哪个都不能出问题,只要是你的分管领域出了问题,都有领导责任。如果你是主要领导,那更是什么事都和你有关系。
防火期、汛期基本不能休息,周末和节假日“主官”至少一人必须24小时全天候在岗带班值班,这也就意味着你的电话24小时不能关机、一旦发生地质灾害你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置。再比如,面对上级下达的招商引资、违建拆迁、流出耕地整改等任务……在严厉的问责机制下,干不完、干不好是要挨处分的。
而且乡镇距离城区较远,现在有些地方又出台政策不准乡镇干部“走读”,这样就意味着周一到周五你都得待在镇上,几乎没时间照顾家庭,极易埋下矛盾隐患影响家庭和谐。甚至周末和节假日都得去陪同各种考核监督检查、开会都开到麻木……看似光鲜亮丽、实则苦不堪言。
如果你选择“留县城”,那么你上下班时间会更规律一些,能拥有更多完整的周末和节假日,能有更多的时间陪家人、更方便关注孩子成长。加之县直部门工作相对单一,上有州一级传达任务、向下还有乡镇去负责落实。
边远部门副职不一定有多少权力,并且很有可能手下无人可以指挥(老的指挥不动、年轻的没有)成为名副其实“光杆司令”,凡事得亲力亲为、还要给主要领导写材料,就是个“副科级办事员”。
但如果你能提拔到县委办、政府办、组织部(以下简称“两办一部”)等权力核心部门,那恭喜你,这几家是真有实权,谁都要买你面子。
但“下乡镇”也还是有很多门道在里边的。如果你是从政务、商务、医保等边远部门“下乡镇”那你应该慎重考虑,这些部门提拔的干部大多属于“到年纪了不得不提拔”的尴尬境地,甚至是农业、发改、财政这样的大部门提拔的干部,往往“一下乡镇深似海,从此回城不可期”,从意气风发熬到“聪明绝顶”,也未必能调回城里。需谨慎对待。
一方面你的老领导可能已经转岗或者改非了,“朝中无人莫做官”不可谓不精辟。另一方面县城的领导职数远没有乡镇多,你在想回去的时候已经没有路了,好不容易找到个岗位接收你,说不准还是个“事多责重”的坑,这样的升迁代价不可谓不大。
如果你原本就任职于“两办一部”等权力核心部门,不论是“提副或提正”,不论是“下乡镇”或是“留县城”,都可坦然接受。
“提正”更应当选择乡镇,辛苦两年前途一片光明。毕竟你到乡镇若是担任镇长,则书记岗位已经在向你招手;假若你直接提书记,那恭喜你,你只要努力努力,副处正处已经在路上了。
当然不论是乡镇还是县城只不过是一份工作、一个职业而已,不用为“下乡镇”而妄自菲薄,也无需因为“留县城”而得意忘形,人各有志、何必勉强。
最重要的一点是,不管你身居何职都要不忘初心,多一份担当、多一份自律,少一些贪欲、少一些骄横,以百姓之心为心,如此方不辜负组织和人民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