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体制内的提拔,有时是一种试探、有时是一种抛弃
按理来说,体制内的提拔,对于被提拔人来讲是一件高兴的事。
毕竟,这从某一方面来讲,代表着自己的能力得到了认可。但这同时也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但是,有时候的提拔,却是一种试探,更甚者是一种抛弃。
何为试探?
这种情况是有一定条件的———
你的工作年限已够,在组织程序上符合被提拔的条件。但是综合能力又并非特别突出,恰巧你又能找到关键人的帮助。
这个时候,对于这位“关键人”来讲,他需要对你进行一种试探。他或许会授意你所在单位的领导,给你安排一些重任务、硬骨头,试探一下你的表现和能力。
看看自己推荐的这个人是否得力,是否能够日后成为得力干将。
说白了,这些在关键时刻能说上话的关键人(比如:五人小组成员),绝不会对泛泛之辈上心推荐。即便有时迫不得已,也只会帮一次忙,此后缘分已尽。
何为抛弃?
有些单位的流动性是很大的,比如有些常委部门。
但这些单位的领导职数非常有限,不可能所有满足条件的人都在本单位得到提拔。毕竟这些单位的工作标准更高、工作要求更严。
那怎么办呢?只能从中遴选合适的人员,其他人员则流动到其他单位任职。这样一来,表面上是一种抛弃,但实则也是一种多岗位锻炼。
总之,多数人希望被提拔,但前提是:你能否担起责任?能否解决问题?提拔是一种能力被认可对结果,而并非是凭空追求对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