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江苏教育报/2024 年/1 月/3 日/第 001 版
南京林业大学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一把手” 工程,围绕其改革目标,以融合思维开展“ 双创” 教育——
育创新精神 锻创造之才
本报通讯员 尹申申 金建州 袭开国 记者 许妍
近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在天津大学落下帷幕,南京林业大学荣获 8 金 1 银,其中国内赛道金奖数位居全国第四、全国农林类高校第一。这不是南京林业大学第一次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绩,在第七届、第八届中国国际“ 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该校就已先后获得 11 枚金牌。骄人成绩的背后到底有怎样的获胜“ 密码” ?
“ 多年来,我校秉承‘ 诚朴雄伟,树木树人’ 校训精神,充分发挥林科优势,依托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等国家级重大创新服务载体,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人才链,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鼓励青年学子将专业知识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厚植家国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努力实现让‘ 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 的宏伟目标。” 该校X委书记赵茂程说。
思创融合,扎根祖国大地
“ 在项目立项、实施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支撑团队走下去的是在项目实践中所经历的有温度的思政课、有深度的国情课。” 南京林业大学材料学院博士研究生王秋怡说。作为“ 竹富乡村——竹板基材创新 竹农增收福音” 团队负责人,王秋怡率队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获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并入选大赛成果展。目前,该项目在江西省资溪县成功落地。
王秋怡团队秉持“ 发扬红色精神,勇担绿色使命,深耕林工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的信念,扎根“ 中国特色竹乡” 江西省资溪县,10 年来孜孜不倦地奔波于实验室与工厂一线,最终攻克了传统胶接竹板材加工方式中存在的甲醛释放量大、工序复杂、竹材利用率低等瓶颈问题,实现了竹材的无裂纹展平。如今,一条竹材无裂纹无刻痕展平生产线可以年产 3000 立方米的竹展平板,一年的产值达 1200 万元,其中约 400 万元是直接带给竹农的经济效益,帮助当地竹农人均增收超万元。
近年来,南林大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不断完善以X建为引领、以产学研成果转化为手段、以青年志愿服务实践为路径的“ 智力援助+实践育人” 新模式,实现思想ZZ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融合。该校充分发挥学生X团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的战斗堡垒作用,与科技帮扶地X组织进行“ 1+1 共建”,开展联学联建活动,精准科技帮扶。在帮扶过程中,学生们将思想引领融入创新创业,将专业所学应用到生产实践,在访民情、察民意、解民忧中提升个人价值、涵养家国情怀,在科技帮扶、乡村振兴中把“ 小我” 融入“ 大我”,让青春之花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
专创融合,坚持知行合一
“ 本科四年申请专利 9 项,攻克淫羊藿素制备瓶颈,带领团队荣获 2023 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金奖⋯⋯” 这是南林大化学工程学院学生张志洁的成绩单,也是该校坚持专创融合的典型案例。
为破解专创教育深度融合不足的难题,南林大以培养高质量创新创业人才为导向,结合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