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桂林日报/2024 年/2 月/27 日/第 003 版专版
绘就生态文明美丽画卷
——桂林市林业和园林局 2023 年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徐莹波 通讯员 罗培涛 蒙志欢
龙年新春,桂林大地绿意盎然——远眺,群山连绵,层林叠翠;近观,推窗见绿,出门见景。
城市要美,绿色是源。回顾 2023 年,桂林市林业和园林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和对桂林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以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为统揽,以林长制为抓手,全面加强林草湿资源保护,扎实推进林业产业发展,不断强化城市园林绿化等,夯实绿色本底、释放生态优势,有力推动全市林业和园林事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林业生态保护
厚植绿色发展底色
2023 年 9 月,阳朔大榕树入选全国 100 株最美古树榜单,海洋乡银杏古树群入选全国 100 个最美古树群榜单。
2023 年 11 月,自治区林业局专家组通过资源县、平乐县、雁山区等 3 个松材线虫病疫区拔除论证,标志着我市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攻坚行动取得重大进展。
2023 年 12 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 (第一批) ,我市有
5 处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入选,分别是花坪兽类及鸟类重要栖息地、猫儿山鸟类重要栖息地、临桂会仙湿地鸟类重要栖息地、寿城雉类重要栖息地、全州五福宝顶黄腹角雉重要栖息地。
巍巍青山,离不开林业工作者的保护。2022 年,我市全面推行林长制,建立起“ 市、县、乡、
村” 四级林长组织体系,落实保护发展林业资源属地责任。
2023 年,市林业和园林局以林长制为抓手,统筹林业各项工作,全力筑牢生态屏障。研究制定 2023 年度县级林长考核指标及评分细则,指导各县(市、区)落实《桂林市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方案》,压实“ 市、县、乡、村” 四级 5807 名林长、副林长工作责任,常态化开展巡林和调研 1.6 万余次,主动解决林长制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包联县(市、区)林业工作靠前服务指导,全面加强林业重点项目建设、林草资源保护、自然保护地监管、森林防火工作、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全域绿化行动、林业产业发展、林业科技创新等林业重点工作。加强示范引领,龙胜各族自治县护林经验获国家林草局主要领导签批表扬,打造成为全市林长制工作典型示范。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2023 年,我市把推进城乡国土绿化与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结合起来,深入实施全域绿化行动。市林业和园林局积极推广“ 油茶+N” 技术模式造林,全面推进荒山和火烧迹地造林,全市完成营造林总面积 12.8 万亩,占自治区下达计划任务的 128%;其中,完成油茶新造林 8.86 万亩,完成率 124.79%。提前完成自治区下达的 1.7 亿株育苗计划任务,产值超 1.7 亿元。 林园部门还投入 525 万元实施金山银山工程森林质量提升和森林景观改造项目。
同时,市林业和园林局积极推进我市各自然保护地和湿地建设。加强猫儿山水源地保护,建立健全管理长效机制,优化督查制度,切实加强日常巡查巡护。积极配合国家林草局广州专员办、自治区林业局深入资源八角寨国家森林公园、漓江风景名胜区,开展“ 铁拳 2023” 自然保护地专项督查行动,指导相关保护地对存在问题开展整改。2023 年,桂林会仙喀斯特湿地被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秘书处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24 年“ 世界湿地日” 广西主场宣传活动暨国际(国家)
第 1 页 共 4 页
重要湿地证书颁发仪式在桂林举行。目前我市有国际重要湿地 1 处、国家湿地公园 5 处、自治区重要湿地 9 处,重要湿地和湿地公园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居全区首位。
三分造林, 七分管林。 市林业和园林局还全方位做好林业病虫害防治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严格抓好森林防灭火工作,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全力确保林业资源安全。
据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市森林覆盖率达 55.04%,林地面积 200.00 万公顷;其中,森林面积 187.01 万公顷,草原面积 4.05 万公顷,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 86.2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加快发展林业千亿元产业
2023 年 10 月 18 日至 22 日,由中国花卉协会、自治区林业局和桂林市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南方花卉苗木交易会暨第四届广西花卉苗木交易会在叠彩区尧山花卉基地主会场,以及临桂区、荔浦市、全州县、阳朔县、平乐县等五个分会场隆重举行。
本次交易会现场面积达 2 万亩,比上届规模扩大 1.1 万亩。广西、广东、湖南等 10 省(自治区、直辖市)参展商超过 1000 家,参展商数量比上届交易会翻了一番,参展花卉苗木近 2000 个品种,近 100 万盆;完成花卉苗木成交额 3 亿元,是上届的 2 倍;达成投资意向金额约 30 亿元,比上届增加近 150%。10 省(自治区、直辖市)花卉协会还发布了“ 南方花卉联盟产业共识”,共同推动花卉苗木产业发展。
本次交易会有力带动全市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据统计,截至 2023 年底,全市花卉种植面积达 60 万亩,花卉苗木企业超 600 家,2023 年综合产值超 60 亿元,产业规模、效益、发展水平居广西各设区市前列。
市林业和园林局立足我市林业资源优势,瞄准加速打造林业千亿元产业的目标,积极采取一
系列强有力举措,不断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 绿色颜值” 和“ 金色产值” 双丰收。
2023 年,市林业和园林局积极争取项目资金 7.5 亿元,全力推进林业产业发展。联合相关部门、各县(市、区)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召开支持桂林绿色富民产业发展暨精准招商引资引智座谈会,与 110 多家板材、高端家具家居制作、大型竹木加工、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碳汇等企业建立广泛联系,着力引进一批“ 专精特新” 林业企业入驻。其中,成功引进广西迈斯泰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到我市投资“ 重组竹木及其衍生产业” 项目。目前,该项目正有序推进,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 45 亿元。
2023 年 11 月下旬,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发布《2023 年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单位认定结果公示公告》,兴安县被认定为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市) 。
近年来,我市坚持将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产业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主攻方向,明确以“ 一核两线、多点辐射” 空间布局和“ 医、康、养、健、智、学” 六大方向发展健康旅游产业的规划体系。市林业和园林局积极指导各县(市、区)着力推动康养与医疗、旅游、农业、文化等深度融合发展。依托丰富的竹林资源,兴安、资源、龙胜等地加快“ 竹林+康养” 森林康养旅游新业态开发,发展竹林特色民宿、农家乐、竹林鸡等,实现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突出花卉产业优势,打造了桂阳公路花卉百里长廊、灵田公路花卉大道等花卉示范带,建成以恭城桃花、灌阳梨花、海洋银杏等为代表的 30 个特色品牌赏花基地,形成“ 县县有花赏,月月有花看” 的生态旅游新格局。目前,全市 17 个县(市、区)都有森林旅游基地和生态旅游项目,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森林康养旅游人数每年超过 1200 万人次,产业产值近 200 亿元,成为桂林旅游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我市还加强森林康养产业招商引资工作,近年来引进的棕榈集团成功打造了阳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