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微信:dawenge20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福建日报/2024 年/11 月/12 日/第 004 版社会
福建推进智慧林业工程建设,为林业生态资源保护与改革发展赋能
绿水青山有了智慧化打开方式
本报记者 张辉 通讯员 黄海
灵眸加持
洞察一草一木的变化
德化县智慧林业指挥中心内,县林业局资源管理股负责人李佳威轻触鼠标。数公里之外的唐
寨山森林公园,无人机机巢自动开启,一架搭载可见光/红光双光吊舱的无人机满电启航。
以机巢为原点,它可以在 5 公里半径内畅行无阻,自动巡护超 10 万亩森林,影像信息实时回传。机巢内有乾坤,配置 4 块电池,可自动充电、换电,避免电量焦虑。借助热成像技术,无人机能够自动识别森林火情,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警。更换不同功能吊舱后,无人机还将具备枯死木识别、可疑人员识别等十八般武艺。
“ 德化地处闽中屋脊戴云山麓,林地面积大、森林密度高、海拔落差大,靠传统人工巡护一座山,往往需要几天时间。” 李佳威说,无人机犹如空中灵眸,将一草一木的细微变化尽收眼底。目前,该县已在 8 个乡镇各建设一套无人机机巢,实现机巢网格化巡护、事件智能化识别、处理标准化进行。
无人机大显身手的背后,是一场林业资源管护的智慧之变。
福建是全国最“ 绿” 省份:全省森林面积 1.21 亿亩,森林覆盖率 65.12%,居全国首位。绿色家底, 分毫不容有失。 早在 2021 年, 福建便全面推行林长制, 将全省森林划分成 1.9 万个网格,全部配齐护林员。然而,面对如此大体量的森林资源,人工巡护难免力有所不逮。数字化、智慧化是必由之路。
作为数字中国建设实践发源地,福建早在世纪之交,便开启了数字林业实践,在森林资源监测、林政管理等领域,推进数字化转型。2022 年,省林业局又启动实施智慧林业“ 123” 工程,即建设一个林业大数据中心,公务和便民两大服务应用平台,资源监管、业务应用和政务服务三大应用体系。
“ 项目分三期推进,其中一期项目已通过验收。” 省林业局总工程师张志才说,一期项目建成了林长制管理系统暨无人机应用管理公共平台,率先在全国全面实现林长信息化管理,建成全国首个林业无人机全覆盖应用体系、首个一站式林业无人机应用服务平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省级财政累计投入近 6000 万元,为全省乡镇林业站、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地、省属国有林场等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