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农文旅跨界融合 助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X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在中共中央、国务院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将“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为促进乡村发展的重要工作,其引导传统乡村产业突破原有产业边界及束缚,形成优势资源相互结合、功能相互补充、效益相互促进的新模式、新业态。山西省涵盖农业、文化、旅游多重资源禀赋,农文旅资源的跨界融合,能够推动山西省农耕文化与当代乡村建设之间形成传统与现代的共鸣,进而实现山西农业文化资源、乡村社会结构变迁和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目标的协同发展,使乡村产业既有市场竞争力,也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必须将其置于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去认识和谋划。农文旅跨界融合是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一种极具实践意义的发展模式,是以农业产业为基础,以旅游休闲为形态,以风土文化为灵魂,深度挖掘乡村价值,跨界创新产业业态,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技术链、人才链的融合,进而形成一个分工协作、互利共赢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农文旅融合发展将农业、文化、旅游等产业有机结合,有利于推进农业结构转型、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旅游繁荣,带动农村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地处黄河中游的山西,诞生了中国早期文明,沁水的下川遗址、平陆枣园汉墓出土的牛耕图等都揭示了山西农耕文明的悠久历史。以农耕为特质的文化底蕴形塑了山西传统乡村社会的基调,在乡土空间中发挥着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际关系、汇聚乡村智慧、构建文化认同的积极作用,并持续地在山西转型过程中产生影响。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及乡土社会的变迁,以农耕知识、村落传统为中心的知识结构发生变化,促使自身所依托文化空间与知识载体的结构性再生产,传统乡村产业链得以延伸,由此产生乡村旅游、智慧农业等产业价值链重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