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社会报/2024 年/1 月/8 日/第 003 版回望 2023
湖北 破难题 提品质 民生保障有力有效
湖北省民政厅
坚持目标导向 引导社会组织积极作为
2023 年以来,湖北省民政厅以社会组织建功先行区三年行动、行业协会商会服务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行动等专项行动目标为牵引,引导社会组织在助力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共同缔造、共同富裕上积极作为,推动社会组织服务高质量发展。
——坚持ZZ引领,确保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湖北省委高度重视社会组织工作,不断加强X对社会组织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全面推进社会组织X的组织和X的工作“ 两个覆盖”,确保社会组织健康发展。一是健全领导体制。省委常委会和省政府常务会议分别专题听取全省社会组织工作汇报,对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引导发展作出安排部署。省、市、县三级同步建立社会组织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资金管理机制、联合执法机制,明确工作职责。二是建强X建阵地。成立省级社会组织综合X委,在教育、卫健、市场监管局等 12 个部门设立行业X委,加强对各类社会组织X建工作指导,实行业务管理、X建指导双负责、双指导、双推动。三是完善制度机制。将社会组织工作包括X建工作纳入对市、州、直管市X政领导班子考核指标以及ZZ巡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出台《湖北省业务主管单位主管社会组织管理办法(示范文本) 》《湖北省社会组织评比表彰管理办法》等,推行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信用承诺制度。
——加强支持引导,发动社会组织参与建功先行区。全省各级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X建工作机构、行业管理部门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有效调动社会组织建功先行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一是强化X建引领。坚持社会组织登记、章程核准、年检年报、专项抽查、等级评估、教育培训与社会组织X建“ 六同步”,落实社会组织成立登记时同步签订X组织建立承诺书,将“ 坚持X的全面领导”“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载入章程,强化社会组织负责人ZZ审查,分层开展社会组织X组织负责人培训。二是优化管理服务。按照“ 一网通办” 要求,推进“ 放管服” 改革,精简办事流程,减少政务服务申报材料 15 个,登记时限从法定 60 个工作日降到 8 个工作日,政务服务事项“ 马上办” 占比达到 72%,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化组织登记审批实现“ 网上办”“ 就近办”“ 一次办”。三是大力培育扶持。支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2400 余家社会组织与重点帮扶地区结对帮扶。
——强化目标牵引,推动社会组织服务高质量发展。全省各地以专项行动目标为牵引,大力推进落实工作任务,积极引导发挥作用,有效推动社会组织服务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助力五大行动成效显著。在助力科技创新上,各地聚焦新技术、新业态、新产品、新学科,积极培育学术型社会团体和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为社会组织助力科技创新注入强劲动力;在助力产业发展上,支持产业发展类、工商服务类社会组织发展,推动产业链向数字化、智能化、可持续化转型升级;在助力乡村振兴上,积极引导面向乡村开展多样化帮扶,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在助力共同缔造上,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全省已建成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 790 余个,培育社区社会组织 16.6 万家,12 个市州实现市、县两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全覆盖;在助力共同富裕上,大力培育发展慈善组织,推动社会组织履行公益责任,全省社会组织共发布公益品牌 527 个。 二是服务高质量发展措施有力。 鼓励支持行业协会商会通过各种形式服务高质量发展。武汉市通过强化部门合作、政社协同、社企共促,有效调动行业协会商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湖北省楚商联合会连续五年举办世界大健康博览会,推动“ 医保、医疗、医药”“ 三医”
协同发展;湖北省硒产业协会利用第八届世界硒都(恩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暨硒科技创新发展
第 1 页 共 3 页

大会,推动全国硒区合作。三是助力稳岗就业亮点突出。严格社会组织登记审查,将新成立社会组织“ 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专职工作人员” 的法定准入条件落到实处,带动专职就业岗位增加。依托省级社会组织平台,收集发布行业就业信息,主动提供就业对接服务。2023 年,全省社会组织开展各类就业服务活动 1720 场次,招聘高校毕业生 8870 人,招收就业见习生 8714 人。
深化“ 放管服” 改革 提升社会救助服务质效
湖北省民政厅以深化“ 放管服” 改革为契机,全面提升社会救助服务水平,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提高服务能力。一是救助申请办理更便捷。2021 年,将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临时救助对象认定以及办理进度、 救助结果等事项纳入第一批全省高频政务服务事项, 实现全程网办、“ 全省通办”。二是事项清单分级更完善。结合“ 湖北省政务服务网” 社会救助服务事项实际情况,3 次修订完善各级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及办事指引,全面规范管理权限与职责。目前,全省社会救助服务事项由原来的 33 项优化合并为 20 项。三是经办人员能力再提升。依托年度社会救助业务培训,邀请省政务办和相关技术专家,为市、县两级经办人员开展政务服务政策解读及实操业务培训,提高基层经办工作人员服务能力。
——优化服务环节。一是优化办理流程。将“ 城乡低保对象认定、特困人员认定、临时救助对象认定”(以下简称“ 三项认定事项”)由原来的“ 受理、审核、审批、办结、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