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社会报/2024 年/1 月/12 日/第 003 版回望 2023
河南 为中原出彩展民政担当
河南省民政厅
2023 年,河南省民政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用心用情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提高群众幸福指数,在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中彰显民政新担当新作为。
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织密兜底保障网
河南省民政系统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救助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开展低收入人口排查认定,健全动态监测机制,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牢牢把握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思路,以精准识别为关键、政策落实为重点、群众满意为取向、信息化建设为基础,不断推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完善救助保障措施,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推进低保扩围增效。通过自主申报、入户走访、基层上报、信息共享和数据比对等方式,对困难群众开展摸底排查,全面掌握低收入人口的基本情况,为开展低保扩围增效工作夯实基础。出台进一步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若干措施,适度放宽低保准入条件,将 17.8 万低保边缘人口按“ 单人保” 政策纳入兜底保障,有序扩大社会救助覆盖面。将 82.8 万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纳入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范围,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提升兜底保障水平。下达 2023 年中央和省级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 109.7 亿元,有效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现保障城乡低保对象 306.3 万人、特困人员 48.3 万人。全面推行急难发生地实施临时救助,加大对非本地户籍流动人口的救助力度,实施临时救助 20.9 万人次,发放救助金 2.3 亿元。推动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探索建立省、市、县三级“ 困难群众救急难慈善专项基金” 190 只,为 7.3 万名遭受重大突发事件的困难群众提供急难救助帮扶。
强化低收入人口监测。建成由社会救助直报系统、社会救助业务系统、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系统和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组成的河南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为开展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救助帮扶提供有力支撑。该平台通过部门间信息共享、低收入人口数据录入等方式,采集 303 万户低收入家庭监测数据和 1270 万条残疾、医保等专项数据,建立 6 个方面 16大项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实现对困难群众早发现、早预警、早救助。
完善监管长效机制。开展社会救助综合治理,加强救助信息公开和规范管理,开通省、市、县三级救助热线 240 条。省民政厅会同省财政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困难群众救助资金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 ,健全救助资金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创新开展数字监督,对全省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开展全面复核,提升精准救助水平。
推进养老服务普惠均等 守护温馨夕阳红
河南省持续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各地X委政府督查事项,纳入政府重点民生实事,纳入“ 微改革” 事项,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五级书记抓养老。建立“ 五级书记抓养老、全省工作一盘棋” 工作机制,省委召开全省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会,全面部署养老服务工作。明确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任务和责任分工,量化 63 项重点任务,推动形成X政主导、部门联动、上下贯通的工作格局。
第 1 页 共 3 页
政策法规成体系。推动出台《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明确基本养老服务清单项目。制定《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保障的实施意见》 ,健全养老服务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制度。出台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设置运营服务指引、全省城市居住区配建补齐养老服务设施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等,进一步完善城乡养老服务设施体系。
建好设施夯基础。按照“ 县级有规范、乡级有指引、村级有标准” 的要求,通过新建、配建、改建、移交、盘活等方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