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社会报/2024 年/1 月/14 日/第 001 版
砥砺奋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民政力量
——2023 年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 柳旭 赵晓明 张晶晶
2023 年,截至 10 月底,全国保障低保对象 4024 万人,保障特困人员 471 万人,实施临时救助 544 万人次,全年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等各类临时遇困群众 70.6 万人次;
2023 年,各级行业协会商会通过减免、降低、取消收费等举措减轻企业负担 31.9 亿元,全国社会组织共招聘高校毕业生 18.4 万人;
2023 年,全国各地共命名乡村地名 15.6 万个,设置乡村地名标志 20.2 万块,采集上图地名和兴趣点信息 45.6 万条;
…………
时间是忠实的记录者,它定格奋斗者的身影,镌刻奋进路上的足迹。
回望 2023 年,全国民政系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面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团结奋斗、勇毅前行,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大力推动民政工作改革创新,用奋斗书写了一份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优异答卷。
筑牢信仰之基 凝聚奋进力量
人有精神则立,业有精神则强。开展理论学习、接受思想洗礼、凝聚奋进力量,是推进新时
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过去一年,主题教育在全X自上而下分两批进行,各级民政部门把加强理论武装作为重中之重,通过“ 专题读书班”“ 专题X课”“ 现场学习” 等方式,引导X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上海市民政局实行述学制度,开展交流研讨,强化互学互鉴;黑龙江省民政厅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实现厅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X员干部学习全覆盖; 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建立 “ 双学双提升”“ 半小时研读” 等机制,引导X员干部深学细悟、学深学透⋯⋯
2023 年, 《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出版,全国民政系统迅速兴起学习热潮。大家共读一本书、共修一门课,在字里行间领悟科学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求索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调研是破题的路径。各级民政部门深入学习运用“ 千万工程” 经验、“ 浦江经验”、“ 四下基层” 工作法,走出机关、走向基层、走进群众,体察实情、解剖麻雀,大兴调查研究。
“ 您的孩子上几年级了?教育补贴落实了吗?生活上还有什么困难?” 2023 年 8 月 4 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中山路街道中山路社区一户困难群众家中,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处长华玉芹拿着《民情日记本》边问边记。去年 7 月以来,青岛市民政系统组织X员干部走进联户对象家中,用心倾听困难群众所思、所盼,并互留电话、互加微信好友。一次次走访不仅拉近了与服务对象的距离,也向困难群众传递着信心和力量。
以学促思,以知促行。各地民政部门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推动制定 91 项政策文件;江苏省民政厅确定“ 养老机构运营状况调查与扶持政策研究” 等 7 个重点课题,形成一系列务实可行的调研报告;湖南省民政厅对查找出的 24 个问题实行清单式管理,逐一制订整改方案⋯⋯
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学习凝聚思想共识,充了“ 电”;一次次沾满泥土的调研激发奋进力量,
第 1 页 共 3 页

加了“ 油”,各地民政部门不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全国民政系统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自觉
将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做到既为一域增光、又为全局添彩。
办好民生实事 解决急难愁盼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一年来,全国民政系统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以办实事、解民忧
为主线,精心推动民生项目落实落细,努力将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让生活更安心。前一天家中失火,第二天就收到了临时救助金。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五大连
池镇石龙西社区四户外地户籍居民感慨万千:“ 这真是解了燃眉之急!”
在“ 兜底解忧暖民心” 行动中,内蒙古自治区推进救助政策和惠民资金“ 一码扫、码上知”;河南省将救助政策向重病患者、 重度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倾斜, 推动社会救助扩围增效⋯⋯这一年,各地民政部门组织基层经办人员走村入户“ 上门办”、优化流程“ 快速办”、区域联动“ 异地办”,为困难群众织密扎牢兜底保障网。
让晚年更舒心。“ 两个人只要花上二十多元就能吃饱、吃好,省得自己做饭了。” 家住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云山街道博山社区的老王夫妇,每天都会步行几分钟到“ 幸福食堂” 用餐。
很多地方的老年人不仅能在家门口吃上“ 暖心饭”,还能和老伙伴一起开展文娱活动⋯ ⋯ 在“ 居家社区养老更美好” 行动中,河北省廊坊市挖掘养老行业潜力和社会资源,赋能社区养老;广东省中山市开展“ 物业+养老服务”,破解高龄、空巢、独居、失能老年人居家生活照料难题;江西省宜春市通过家庭适老化改造, 让生活困难的老年人居家生活更便利; 天津市民政局打造 “ 津牌养老” 服务,把服务引到老年人家边、身边、床边⋯⋯这一年,各地民政部门稳步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一幅“ 夕阳无限好” 的幸福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让康复更省心。 “ 儿子患精神病十年,我要上班挣钱养家,妻子得照顾家里患病的老人,看护儿子力不从心。”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居民老林苦恼不已。长乐区民政局在社区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