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社会报/2024 年/2 月/4 日/第 004 版专题
安徽池州 用心用情用力增进民生福祉
池州市民政局
编者按
2023 年,安徽省池州市民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用心、用情、用力增进民生福祉,各项民政工作齐头并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一组组数据,见证了池州民政取得的亮眼成绩。
认真履行特殊困难群众兜底保障职能
困难群众兜底保障提标扩面
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 8.5%、 6%, 同时按照不低于低保标准 1.3 倍且不低于上年度人均消费支出的 60%提高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2023 年,全市保障城乡低保对象 51516 人、特困人员 10173 人,实施临时救助 4993 人次,发放救助资金 4.2 亿元。
分散和集中供养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月 1550 元、1900 元,全市保障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 472 人,发放资金 825.98 万元。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统一提高到每人每月 90 元,全市共保障 547455人次,发放资金 4927.1 万元。
社会救助改革成效明显
推行社会救助申请方式创新。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全部下放到乡镇(街道) ,办理时限由
20 个工作日压缩至 15 个工作日,社会救助实现“ 全程网办”“ 市内通办”。
推行社会救助服务方式创新。出台《池州市社会救助方式“ 物质+服务” 改革实施方案》,各县(区)民政部门整合各类服务类资金 2637 万元,提供“ 物质+服务” 多元社会救助 65.1 万人次。
推进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创新。全市成立 56 个乡镇(街道)主动发现工作小组、683 个村(社区)困难群众救助信息采集组,困难群众救助由“ 人找政策、单方求助” 向“ 政策找人、综合施救” 转变。
推进社会救助对象精准认定机制创新。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作用,深化数据资源集成共享,池州市核对信息系统已实现与 15 个部门、26 家银行信息数据的互联共享,核对项达 40 余项,为精准认定救助对象提供有力数据支撑。
推进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机制创新。全市成立乡镇(街道)“ 救急难” 互助社联合会 55 个,村(社区)成立“ 救急难” 互助社 683 个、“ 幸福家园” 慈善基金 46 支,筹集“ 救急难” 资金 891.7 万元,慈善帮扶 1236 人次。
儿童福利“ 养治康教安” 融合发展
全市拥有 5 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5 个沐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1 个区域性儿童福利机构、56 个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739 名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 ,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覆盖城乡的儿童关爱保护网络。
全市 10383 名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纳入全国儿童信息管理系统,实行月度动态更新。
实施农村留守儿童“ 牵手行动”,3065 名牵手人与 3526 名农村留守儿童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实施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 助学工程”,资助 92 名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上学。
实施孤儿医疗康复“ 明天计划”,池州市人民医院为池州市实施“ 明天计划” 的定点医院。实施“ 池守童安” 7 个系列关爱服务项目,受益儿童 5000 余人。
第 1 页 共 3 页
寒冬送温暖 夏季送清凉
开展“ 寒冬送温暖”“ 夏季送清凉” 专项行动,救助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 646 人次,帮助 54 名流浪乞讨人员成功寻亲返乡,协调 1 名受助人员落户池州并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保障基本生活。
实施“ 精康融合行动” 关爱精神障碍患者
市精神卫生福利中心完工,总投资 4900 万元,建设床位 300 张。
实施“ 精康融合行动”,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和康复辅具租赁服务,建成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站点 10 个、康复辅具租赁站点 9 个,服务 3000 余人次。
实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 以奖代补” 政策,累计向 368 人发放监护奖补资金 78.74 万元。
强化社会治理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社会组织有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全市登记社会组织 1426 个,社会组织及会员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 68 人,招收就业见习高校毕业生 44 人,开展各类就业服务活动 181 场。
评估 5A 级社会组织 2 家、4A 级社会组织 4 家、3A 级社会组织 2 家。常态化开展社会组织
公益创投项目,纳入项目库 14 个,实施 12 个,投入资金 60 余万元,受益群众 3500 余人。
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指导池州市江苏商会、半导体行业协会、茶叶
协会、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协会抓好阵地建设和各项制度建设, 切实发挥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作用。
做大公益慈善“ 朋友圈”
成立池州民政开放学院,培养一批“ 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 的职业化、专业化、本土化
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共招收学员 31 人。
全市慈善组织发展至 8 家;新增村(社区)慈善基金 59 个,建成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 56 个。“ 慈善一日捐” 募集善款 87.24 万元。
全市注册志愿者总数 35.36 万人,志愿者队伍 1563 支,志愿服务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