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社会报/2024 年/4 月/25 日/第 001 版
全国三八红旗手马江:“ 民政成就了我的人生”
本报记者 王尧
27 年,她从四川省民政厅办公室、社会事务处、救灾救济处、社会救助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机关X委办公室、养老服务处等多个部门一路走过。今年,她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的背后,是她恪守为民初心、勇挑责任使命,为民政事业发展所作出的耕耘和奉献。她,就是四川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处长马江。
始终不变的情怀叠加了更多的责任
马江的民政生涯缘于一份情怀。她来自一个“ 民政家庭”,父亲从事基层民政工作,母亲任职于福利院。记忆里,母亲经常把家中好吃的拿到院里去,像对待亲人一般照顾五保老人。大学毕业考公务员时,父亲说“ 考民政吧”。于是,马江成了一名民政人。
不干则已,干就要干出一番名堂。马江说,父母工作踏实、勤奋,常常忙碌到半夜才回家,
有种舍我其谁的使命感,这深深地影响了她。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当时在救灾救济处工作的马江冲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第一线,被评为“ 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先进个人”;到社会救助处工作后,马江推动建立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制度,有效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如今,马江又已在养老服务岗位奋斗数载。不管在哪个岗位,她对民政工作的情怀始终没变,只不过在情怀之上叠加了更多的责任。
民政工作让她有了发光发热的舞台
28 岁那年,刚到社会事务处工作的马江,在殡仪馆内看到一名工作人员轻轻地把一位逝者身上被吹开的白布重新盖好,并深深地鞠了一躬,庄重中饱含尊重。这一幕,带给马江很大触动,多年后她仍记忆犹新。
民政领域各项业务跨度大、专业性强,每次岗位变动,马江都抓紧时间补充专业知识。她经常随身携带各类业务书籍,注重向身边的领导和同事们学习如何处理问题、如何谋划工作。她在不同的岗位上成长着,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