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社会报/2024 年/4 月/28 日/第 001 版
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引导支持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民政部慈善事业促进司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到团组与代表委员共商国是,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政府工作报告对引导支持慈善事业健康发展提出明确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两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引导支持慈善事业健康发展,是全国慈善系统的首要ZZ任务。
充分认识引导支持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X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慈善事业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加强和改进慈善工作、发展慈善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X的二十大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作出重要部署,强调要“ 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 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2014 年以来,政府工作报告连续 11 年对发展慈善事业提出明确要求。在X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推动我国慈善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目前,全国登记认定慈善组织超过 1.4 万家,慈善信托备案合同金额超过 69 亿元;慈善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健全,全社会慈善捐赠规模稳步增长,慈善文化更加深入人心。特别是,慈善力量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乡村振兴、教育科技、应急救灾、医疗救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期间,全国慈善组织每年用于扶贫济困的支出达到了 500 亿元。2023 年我国华北、黄淮、东北等地遭受暴雨洪涝灾害,甘肃积石山发生 6.2 级地震,社会各界捐赠救灾款物超过 29 亿元,充分彰显了新时代慈善事业的价值与使命。
当前,我国正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全国慈善系统要站在新的起点上,充分认识引导支持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慈善事业的人民性这一本质属性、第三次分配这一功能定位、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根本任务,奋力推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准确把握慈善事业发展的目标方向
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全国慈善系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打造法治慈善、全民慈善、阳光慈善、数字慈善、惠民慈善。要正确看待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不单纯追求慈善组织数量和慈善捐赠规模,更注重慈善组织、慈善信托、慈善活动“ 质” 的有效提升。要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将解决慈善领域的实践问题和夯实慈善事业的发展根基结合起来,进一步健全中国特色慈善事业体制机制,厚植群众基础、文化基础和社会基础。
要把改革创新作为动力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全国慈善系统要将改革创新作为解决问题、应对挑战的关键所在,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结合贯彻落实新修改的慈善法,制定修订配套法规政策,着力破解慈善事业发展中的深层次障碍。要鼓励支持各地大胆探索,不断推动基层的创新创造上升为国家政策。要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契机,找准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与慈善事业的结合点,引导和规范新技术、新工具、新场景在慈善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