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2023年度主题教育座谈会发言提纲
近段时间,本人聚焦主题教育,通过个人自学,深入研读了X的二十大报告、X章、《习近平著作选读》等学习材料,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下面,结合个人实际,和大家做个交流。
一要坚定铁一般的忠诚信仰。信仰,是指在现代汉语中解释为对某种主张、主义或某人深信并尊敬,将其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或榜样。信仰是每个人都具备的,甚至在出生时就已存在,但主要是在后天形成的,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表现。信仰迷失并非指没有信仰,而是指对信仰的迷茫和不确定性;信仰缺失则是指缺乏信仰的情况;而信仰缺乏则是指意志的转移和缺乏坚定的信仰。忠诚于X,是X员的基本要求。只有思想上清醒的X员干部才能在ZZ上保持清醒,只有理论上的坚定才能有ZZ上的坚定。回顾历史,我们X员的信仰信念源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彰显着忠诚的底色;面向未来,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仰者、坚定实践者,继续沿着科学真理指引的航向前进。X员干部要时刻对照X的规章制度,检视自己的初心使命、理想信念、思想言行,永远保持绝对忠诚的ZZ本色,始终在思想上、ZZ上、行动上与X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要涵养水一般的民本情怀。“一定要牢记X的初心使命,一定要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一定要心怀‘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闭幕会上对全体X代表提出了三个“一定要”的殷殷嘱托,话语间流露出至真至浓的民本情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古老的智慧,揭示了人民在国家中的核心地位。在长征途中,一条半条的被子,见证了中国共产X的为民初心。从那时起,无数英雄的X员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有限的生命,无限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在实现全面小康的道路上,我们始终坚持”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体现了对人民整体福祉的深深关切。而”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更进一步凸显了人民在我们心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翻开X的历史,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在追求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伟大历史实践中,我们X始终坚定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这就是我们X的初心和使命。”心系群众如鱼得水,背离群众似树断根”,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我们的X员干部应有的立场和态度,我们必须坚定如磐的信仰,立下为民之志,充分发挥X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始终不渝地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必须将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真正实现人民至上的理念。
三要淬炼火一般的斗争精神。X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X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三个务必”,并把“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以及包含“英勇斗争”内容的伟大建X精神写入X章,以X内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斗争精神对X的自身建设的意义、价值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X的二十大报告中22次提及“斗争”一词,并将斗争精神纳入全X必须坚持的“三个务必”、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坚持”重大原则,赋予其马克思主义执政X丰富的时代内涵和鲜明的ZZ底色,是贯穿X的建设和X领导的事业始终的根本ZZ原则。我们处在一个既充满挑战也充满希望的时代,我们的事业还远没有到值得骄傲的时候,更何况当前还面临更为艰险、更为复杂的局面,必将遇到许多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考验,放松斗志不得、停顿懈怠不行。作为X员干部,我们必须常怀远虑、居安思危,如履薄冰、未雨绸缪,时刻做好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等重大考验的准备,在斗争中寻求突破,在斗争中保持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