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微信:dawenge20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河南日报/2024 年/11 月/4 日/第 006 版理论
深化城乡融合发展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2024 年河南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分会暨第四届乡村振兴论坛综述
本报记者 贺新
10 月 23 日,由河南省社科联、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主办,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社科联、乡村振兴大数据研究院承办的 2024 年河南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分会暨第四届乡村振兴论坛, 以 “ 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为主题成功召开,来自省内科研机构、高校的专家学者 40 余人参会。
X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并对“ 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作出重要部署。实践证明,城乡融合发展是破解新时代城乡发展失衡、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路径。河南是农业大省,“ 三农” 问题具有代表性,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意义重大。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河南省委X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贺卫华教授认为,当前,我国已进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
进强国建设、 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期, 形成良好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态势事关中国式现代化的成败。
要立足国情实际选择城乡融合发展策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要遵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互动逻辑,以技术革新、组织创新、产业升级为动力,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同时,要着眼于构建新型生产关系,推进城乡土地、劳动力、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制度变革,提高农民组织化、专业化、信息化程度,促进城乡信息共享,以“ 智慧农业” 和“ 协作农业” 双轮驱动,弥合城乡在资源机会层面的不合理差距,推动乡村与城市的同频共振、融合发展。
在所有制层面,坚持城乡土地公有制前提下,推进农民承包地、宅基地“ 三权” 分置改革和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化改革,形成更为多元、更加灵活的城乡土地权利组合体系;在分配制度层面,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同时通过完善相关政策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完善政府财政对“ 三农” 转移支付制度和补贴制度;在经济运行层面,推进“ 有为政府” 和“ 有效市场” 紧密结合,发展农村特色产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同时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促进城乡资源高效配置。
省社科院城市与生态文明研究所王建国研究员说,新时期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要“ 破难题”“ 疏堵点”“ 求突破”“ 建枢纽”“ 抓重点”。
“ 解理论难题”,是要按照“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的定位,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调节作用在城乡之间发挥不充分不平衡难题,让城乡工农之间能够按照市场机制形成平均利润率,奠定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 “ 疏政策堵点”,是要按照“ 市场决定” 的原则,梳理涉及城乡关系的制度和政策,尽快疏解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的政策“ 堵点”,构建生产要素城乡“ 双向流动” 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框架,畅通城乡融合发展通道。“ 求两点突破”,是要根据国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试验任务,选取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等,结合试验地区实际,通过国家和省级层面的财政投入和项目落地支持赋能改革试验实现突破,并为试验区以外的地区提供经验借鉴和示范引领,逐步解决城乡之间的政策差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