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航空报/2022 年/6 月/24 日/第 008 版经管
踔厉奋发 笃行不怠 决战决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航空工业资本运营部X支部
X的十八大以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坚持X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提供了根本遵循。航空工业X组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深入贯彻落实X中央关于国企改革重大决策部署,切实强化航空报国的使命担当,顶层谋划、高位推动,把坚持X的领导、加强X的建设贯穿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全过程,在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等重点领域大胆探索、勇毅前行,大力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为开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征途奠定坚实基础,将航空工业打造成X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
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全面提升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的“ 两个一以贯之” 指示精神,把X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在体制机制上深度融合。
确立X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明确X组织前置审议事项程序,制定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落实“ 双向进入、交叉任职” 的领导体制,决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厘清各个治理主体权责边界,形成权责法定、权责透明、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
稳步推进重大改革举措机制建设,现代企业制度体系基本成型。构建起以章程为核心、 “ 一个实施办法、三个方案、六个权责清单、五个规则、十二项基本制度” 为内核的 1+N 制度框架体系,打造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新载体。加强董事会建设和落实董事会职权相统一,纳入董事会应建范围的 420 户子企业实现 100%建立,外部董事占多数实现全覆盖。中航国际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示范企业名单。董事会已实现应建尽建、建齐配强,落实董事会职权迈出实际步伐,董事会规范运作进一步深入实施,经理层依法行权履职机制不断完善。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根基不断夯实,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全面推进。
大力促进结构调整,推动重点产业发展呈现新格局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 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 的重要指示,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存量结构,优化增量投向,更好服务国家战略。
纵深推进瘦身健体等各类资产处置专项工作。以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目标,法人层级由
11 级压缩至 6 级,管理层级由 8 级压缩至 5 级,累计减少法人单位 1000 多户;清理参股股权 360余项;重点亏损子企业三年整体减亏 75%;先后退出房地产、煤炭、林业、风电设备、船舶制造、玻璃和矿产资源等非主业领域, 累计回收资金 600 多亿元, 业务门类按国民经济分类精简了 57%,主业更为聚焦。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全面收官,106 万户“ 三供一业”、42个市政设施、32 个社区完成分离移交,53 个教育机构、88 个医疗机构完成深化改革,近 2 万名厂办大集体在职职工完成安置,23 万名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移交地方实现社会化管理。
全面发力战略布局优化调整。以提高内在素质为导向,加强顶层设计。产业布局方面,主机向维修服务保障和无人业务延伸,机载向民用航空、战略新兴市场等方面拓展。结构调整方面,优化了通航运营业务布局,完成了西飞产业集团的组建,推进贵飞产业布局深化改革,实现了机载板块 7 个专业化事业部整合。区域布局方面,在发达城市群打造新型产业示范基地,与沈阳、西安、成都、南昌等共建高质量航空产业园。在产业组织优化方面,建设快速试制体系,提升正向研发能力。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等重点领
第 1 页 共 3 页
域集中,打造了深南电路、厦门天马、中航光电等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和企业。
点燃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引擎。航空工业X组研究出台《关于践行集团战略加快构建新时代航空强国“ 领先创新力” 的决定》(简称“ 创新决定 30 条”),制定“ 创新决定 30 条” 推进计划,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航空科技自立自强作为使命担当,坚持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双轮驱动”。两院院士顾诵芬荣获 2020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航空工业获 2020 年度国家科技奖励
15 项,居央企前列,并承接国务院国资委原创技术策源地“ 第一棒”;成飞、兰飞入选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名单。
集中精力落实重大改革事项,增强国有资本核心竞争力
X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X的十九大提出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根据国有企业体制机制改革进入全面深化、巩固提高的阶段特点,航空工业X组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加强统筹联动、推动发展创新,提高措施的精准性和时效性,敢于突破改革瓶颈问题,以改革促发展,为加快形成航空产业发展新格局持续注入强大动力。
分层分类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坚持制度先行,试点先行,因企施策,因业施策,稳妥审慎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以更好促进国有企业转化经营机制,实现各种所有制资本有序融合共同发展。坚持“ 三因三宜三不” 原则,构建了多维度的混改工作体系,累计分层分类推动 30 余家公司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各类资本 70 多亿元,在有效补充运营资金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治理结构、完善经营机制,经营效益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