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资料+微信:1809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你要的全都有/每天稳定更新】
学习时报/2022 年/5 月/27 日/第 001 版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新时代国资央企取得历
史性成就
国务院国资委X委书记、主任 郝鹏
X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高度重视国资国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站在X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就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X的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X的建设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 国企篇章”,为新时代国资国企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国资委X委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推动新时代国资央企通过革命性锻造、系统性重塑,取得了历史性成就,集中体现在取得重大ZZ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上。
新时代国资央企取得重大ZZ成果,X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得到根本性加强
X的十八大前后,社会上一些人制造了不少针对国有企业的奇谈怪论,鼓吹“ 私有化”“ 去国有化”“ 去主导化”,操弄所谓“ 国进民退”“ 民进国退” 的话题,一些国有企业存在X的领导X的建设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等“ 四个化” 突出问题,贯彻执行X的方针政策不坚决、不全面、不到位。2016 年 10 月 10 日,X中央召开全国国有企业X的建设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国有企业还要不要、国有企业要不要加强X的建设、怎样加强X的建设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精辟阐述了为什么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怎样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这个重大时代命题,关键时刻力挽狂澜廓清迷雾,为国有企业正本清源、拨正航向。国资委X委持续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国企X建会重要讲话精神,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切实加强X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推动国资央企ZZ面貌焕然一新,“ 四个化”问题得到根本扭转,姓X为民的ZZ本色更加彰显。
坚定拥护“ 两个确立”,坚决做到“ 两个维护”。把坚决做到“ 两个维护” 作为最高ZZ原则和根本ZZ规矩,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国企X建会重要论述精神作为X委(X组)会议“ 第一议题”,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作为企业领导人员任职上岗“ 第一课”,专题编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X建重要论述“ 两个摘编”“ 一个读本”,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大普及大落实。国资央企通过思想淬炼、ZZ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在思想上ZZ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心系“ 国之大者”,坚决服务X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坚持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时刻对标对表,不断提高ZZ判断力、ZZ领悟力、ZZ执行力,从ZZ上看问题,对于大是大非问题始终保持头脑特别清醒、立场特别坚定。聚焦三大攻坚战、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等X中央重大部署,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从X和国家事业全局找定位、抓落实、谋发展,已成为国资央企的自觉追求,只要国家有需求、人民有需要,都是不计代价、勇挑重担、冲锋在前。
严守ZZ纪律和ZZ规矩,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ZZ生态。严明ZZ纪律,严肃ZZ规矩,强化ZZ监督,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把践行“ 两个维护” 作为中央企业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和X建工作责任制考核重要内容,常态化开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情况“ 回头看”,坚决查处并通报违反ZZ纪律ZZ规矩的典型案例。持续加大国资央企反腐力度,驰而不息纠治“ 四风”,切实抓好中央巡视国资委X委和中管企业X委(X组)反馈问题整改,扎实开展央企驻京办、总部机关化、违规经商办企业等专项整治,严肃治理靠企吃企问题,深刻剖析ZZ问题与经济问题交织的典型案件,以案示警、以案促改、匡正纲纪,国资央企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巩固发展。
第 1 页 共 5 页
更多资料+微信:1809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你要的全都有/每天稳定更新】
新时代国资央企取得重大实践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顶梁柱作用充分发挥
X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演变,针对国际金融危机不利影响、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国内“ 三期叠加” 带来经济新的下行压力等各类风险挑战,国资委X委坚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顶梁柱作用。
推动国资央企发展方式深刻转变,高质量发展迈出重大步伐。适应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的形势要求,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入推进提质增效,切实把发展方式转到聚焦提升发展质量上来。高质量发展导向鲜明树立。建立起以净利润、利润总额、营业收入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研发投入强度、资产负债率为主的“ 两利四率”
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推动各级中央企业坚决摒弃规模和速度情结,坚定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发
展质量效益显著提高。截至 2021 年底,中央企业资产总额达到 75.6 万亿元,比 2012 年底增长约
1.4 倍。2021 年,中央企业利润总额为 2.4 万亿元、净利润为 1.8 万亿元,均比 2012 年增长近 1倍;营业收入利润率为 6.8%,研发投入强度为 2.5%,分别比 2012 年提高 1.8 个百分点和 0.8 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为 69.4 万元/人,比 2012 年增长 82%。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高质量发展底线。把风险防控放到更加突出位置,从严从实抓好债务、投资、金融业务等重点风险防范化解,资产负债率近年来持续下降,一批高负债企业负债率回归合理水平,一批高风险业务得到有效遏制,融资性贸易业务基本杜绝,存量风险得到妥善处置。
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把科技创新作为“ 头号任务”,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在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充分发挥国家队作用。创新力量进一步建强。2012—2021 年,中央企业累计投入研发经费 6.2 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 10%。人才队伍发展壮大,2021 年底中央企业拥有研发人员 107 万人,比 2012 年底增长 53%,拥有两院院士 241 名,约占全国院士总数的七分之一。创新成果高效能产出。主动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积极参与国家实验室组建和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建立一批创新联合体,遴选首批 29 家原创技术策源地企业,在关键材料、核心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零部件等领域突破一批短板技术,在航天、深海、能源、交通、国防军工等领域涌现出一批重大成果,建成港珠澳大桥、白鹤滩水电站、“ 深海一号” 大气田、“ 华龙一号” 核电机组、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等一批标志性重大工程。创新生态全方位优化。坚持“ 能给尽给、应给尽给”,实施年度考核加分、研发费用视同利润加回、资本金注入、工资总额单列等一揽子支持政策,推行“ 军令状”“ 揭榜挂帅”“ 赛马”
等机制,对于重点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赋予更大自主权、给予更大容错空间,充分
激发了企业创新创造潜能。
积极推进布局结构优化调整,国有资本整体功能和配置效率进一步提高。贯彻落实《关于新时代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意见》 ,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调整存量结构、优化增量投向,有效提升国有资本整体运行质量和效率。大力度重组整合促进行业结构优化。先后有 26 组 47 家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新组建、接收企业 9 家,在船舶、钢铁、能源、建筑、水运、装备制造等领域打造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行业领军企业,稀土、物流、通信铁塔、油气管网、电气装备等领域资源整合取得重要成果,中央企业数量从 10 年前 117 家调整至 97 家,国有资本进一步向主业企业和优势企业集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加强主责主业管理,加快处置不具备优势的非主营业务和低效无效资产,2012 年以来通过产权市场公开处置企业股权、资产共计 8725 亿元,目前中央企业从事主业的子企业户数占比达到 93%。率先完成化解钢铁过剩产能任务,全面完成“ 僵尸企业”处置和特困企业治理,实现整体扭亏盈利。建立中央企业压减工作长效机制,累计减少法人占总户数 38.3%,管理层级全部压缩在 5 级以内。培育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速。5G 网络、数据中心、物联网、卫星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电网电力、航
第 2 页 共 5 页
更多资料+微信:1809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你要的全都有/每天稳定更新】
空航天、先进轨道交通等装备领域形成完整产业链条,集成电路、高端机床等细分领域实力明显
增强。
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深度融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贯彻落实国企改革“ 1+N” 政策文件,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在许多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要成果,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融合更加深入,形成一批活力竞相迸发、动力更加充沛的现代新国企。啃下了长期困扰国有企业发展的“ 硬骨头”。公司制改制全面完成,从法律上进一步厘清了政府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