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证券时报/2023 年/6 月/21 日/第 A05 版综合
深市国企以创新厚植发展新优势
证券时报记者 吴少龙
编者按:国企,国民经济的坚强主体。X的二十大报告要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深交所以“ 汇聚创新资本、激发成长动力” 为使命,全面对接服务国有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愈发显著地成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新高地”。为展现深市国企高质量发展的新动态,证券时报推出“ 深市国企力量” 栏目。
推进加快专业化整合,提升企业内在价值创造,促进完善公司治理,增进市场认同与价值发现“ 两个具体目标” ⋯⋯近年来,深市国有上市公司(简称深市国企)结构和质量发生了显著积极变化。
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 4 月 30 日,深市国企共计 607 家,总市值 9.81 万亿元,占深市整体的 21.83%、27.98%,占 A 股国企上市公司的 44.20%、20.53%,家数、市值在近十年分别增长约40%和 210%。
2022 年度,面对国内外多重因素冲击,深市国企整体实现的营业收入与上年持平,不同类型企业净利润增减出现分化,头部企业和部分行业展现出较强韧性,创新驱动引领态势显著,资本运作活跃度提升,长期向好基本面未变,并为加速修复、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长期向好态势持续
2022 年度, 深市国企整体实现营业收入合计 7.41 万亿元, 同比增长 0.02%。 因房地产、 电子、钢铁等行业受多方因素影响,拉低整体净利润水平。
一连串数据显示,国民经济坚强主体的韧性依然。近六成国企业绩实现正增长,其中 36 家实现翻倍式增长,70 家公司增幅超过 30%。近八成公司实现盈利,盈利公司中 35 家公司扭亏为盈。
龙头公司方面,市值前 50 名国企贡献了超三成营业收入、超七成净利润,11 家国有上市公司收入超千亿,55 家公司净利润超十亿。
入选国资委“ 双示范” 企业名单的 24 家深市公司 2022 年度实现平均营业收入 254.46 亿元,
平均净利润 13.07 亿元,分别为深市国企平均水平的 2.08 倍、2.63 倍。
中航光电是专业为航空及防务和高端制造提供互连解决方案的高科技企业。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全球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等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公司保持战略定力、全力挖潜拓新,规模效益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人均效率、成本费用率等指标持续优化,高质量发展态势愈发凸显,企业综合实力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拉长时间来看,深市国企成为推动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五年,深市国企营
业收入和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11.71%、2.13%,长期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从整体到局部,深市国企战略新兴领域表现尤为亮眼。目前,深市国企上市公司中,制造业公司 333 家,其中,新能源汽车、电力设备、医药生物、国防军工等战略新兴产业表现亮眼。新能源汽车产业净利润增长超过 150%, 电力设备行业净利润增长达 .14%, 医药生物行业净利润增长 14.72%,国防军工行业净利润增长 14.61%。
创新夯实发展基础
当前的国际竞争,主要表现为企业之间的竞争。经过多年改革发展,国企已成长为国家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