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第一财经日报/2023 年/6 月/2 日/第 A01 版
混改赋能、重组质变:三年改革为国企带来新变化
记者 祝嫣然
自 2020 年开始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动国企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涌现出一批经营机制灵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的“ 改革尖兵”。
近日,第一财经记者参加国资委宣传局、新闻中心联合组织的“ 走进新国企· 改革赋能新发展” 主题调研活动,走进中国建材旗下中国巨石、中远海运、国投集团旗下美亚柏科、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探寻国企改革带来的新成效、新变化。这些企业的典型经验和先进模式,也将为下一步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提供有益借鉴。
当前,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正在密集部署和推进,更大力度打造现代新国企。国资委明确,乘势而上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将抓好加快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增强服务国家战略的功能作用;加快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加快健全有利于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打造创新型国有企业等方面的工作。
混改赋能
走进中国巨石玻璃纤维智能制造基地,一根根比发丝还细的玻璃纤维正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的全流程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从 1993 年成立,建起第一座中国人自己设计的玻璃纤维池窑,到打破国外长期技术垄断,实现全球市场占有率四分之一,中国巨石一路弯道超车,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玻璃纤维制造商。
“ 央企的实力+民企的活力=企业的竞争力。” 中国巨石把这份成就归功于混合所有制改革。1998 年 4 月,央企中国建材和民企振石控股集团等四家股东共同发起设立“ 中国化建”(中国巨石的前身) 。此后二十年,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的有机融合,带领中国巨石进入了一个更高更大的平台。
“ 混改” 过程中,如何实现民企与国企的真正融合?中国建材相关负责人介绍,主要办法是充分信任和授权,有效释放企业家精神对企业发展的正向作用。中国建材积极探索差异化管控新模式,在允许范围内给予中国巨石最大的经营自主权,在“ 放活” 的同时注重“ 管好”,确保效率提升,确保风险可控。
中国巨石副总裁、巨石集团总裁杨国明介绍,中国巨石尝试推动合理设置股权结构,探索建立高效的治理架构,探索实施超额利润分享等中长期激励机制⋯⋯市场化、灵活、信任的“ 混合”使得中国巨石活力越来越强。
同样的,如何“ 管好” 并保持企业活力,也是国投集团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思考的重要问题。国投集团改革办副主任咸亚丽对第一财经表示: “ 在制度规定和协议章程约定中,我们给予试点企业更多管理自主权。试点企业董事会可自主决定经理层成员的人选聘任、管理办法、薪酬和履职待遇等;工资总额实行集团内单列管理,由有关子公司自主决策。”
差异化管控不等于放任不管。咸亚丽介绍,国投集团提出“ 少管多理”“ 有所管有所不管”,避免行政化指令,实施以股权关系为基础、以派出股权董事为依托的治理型管控,不干预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
以美亚柏科为例,2019 年国投集团全资子公司国投智能入股美亚柏科,按出资比例对美亚柏科履行出资人职责。美亚柏科按照“ 法人治理、充分授权、全面协同” 三个基本原则,与国投智能进行董事会改组,既引入股权董事的机制,也保持了原经营班子的稳定和独立性。
美亚柏科X委书记、总经理申强说,“ 央企优势+创新活力” 双轮驱动模式,为公司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美亚柏科承建的大数据平台已覆盖公安、海关、应急、智慧城市等六大行业,
第 1 页 共 3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包括国家级大数据项目 10 余个、全国各地大数据平台 130 余个。
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对第一财经表示,国投集团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控股处于重要领域、发展前景良好的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