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临汾日报/2023 年/5 月/22 日/第 002 版本地要闻
四级联动聚合力 集体农民双增收
——临汾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 张春茂
2022 年 3 月 17 日,临汾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开启了国企助力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征程。
一年多来,在担当作为中应运而生的市村发集团,在栉风沐雨中不断发展壮大。从成立之初的探索前进,到全市 17 个县级公司的相继运营;从 145 个乡(街)联合社的全面拓展,到 2071个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组织的全覆盖,村级集体经济在临汾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焕发了无限生机和活力。
一年多来,市村发集团一班人筚路蓝缕,踔厉奋发,在全市域构建起了“ 1+17+N” 的四级农村集体经济市场主体体系,打造了市县乡村四级联动集团化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新范式,蹚出了一条农村集体经济壮大提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城乡共同富裕的新路子。近日,记者深入一线,采访市村发集团的发展和变化。
主推市场,链主企业带动供应链
临近中午,现代化的汾禾源中央厨房生产车间一派忙碌景象:蔬菜区自动化的流水线上工人正在对蔬菜进行清洗、切配、打包;米面区智能化的面点制作间、米饭加工间氤氲着馒头和米饭诱人香味;烹饪区在数字化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中,色香味俱全的各类菜品不断出炉⋯⋯
汾禾源中央厨房位于临汾经济开发区甘亭工业园区,占地面积 61.98 亩,建筑面积 16200 平方米,为 200 余名周边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并与临汾优选、吉县苹果、霍州年馍等企业建立了供应合作关系,与洪洞县甘亭镇蛋鸡养殖基地、隰县玉露香梨种植基地、襄汾县面粉加工基地、汾西肉鸡养殖基地、吉县苹果种植基地等建立了合作关系⋯⋯
如今,在市村发集团的努力下,立足全市企业、学校等市场潜力,培育了以汾禾源、邦达两个中央厨房项目为链主的企业,通过各县(市、区)村发公司对接生产基地,搭建起了“ 生产基地+乡村两级合作社+县级村发公司+市村发集团+中央厨房+消费市场” 全产业供应链,每天可向市场提供营养餐 20 万份、净菜半成品 15 万份。
“ 临材临用” 是市村发集团依托中央厨房壮大我市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举措之一。目前,在市村发集团的统筹协调下,汾禾源、邦达两个中央厨房已与我市 20 个农副产品基地、10 个加工企业签订供货协议;与 5 所学校、3 座写字楼、30 个单位食堂、15 个商业超市签订销售协议,每年可带动市域内 100 万斤马铃薯、2600 万斤面粉、3650 万枚鸡蛋等农副产品生产销售,切实把千家万户的小农户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机结合起来,彰显了国企担当。与此同时, “ 临汾市村发集团乡村振兴农特产品销售专区” 进高速服务区项目,已经在襄汾高速服务区落地,并设立农特产品专柜。
“ 农村集体经济要发展,融入市场是关键。在链主企业的积极带动下,既延伸了全产业供应链,解决了‘ 销售难’ 问题,也壮大了集体经济,为群众提供了众多就业岗位。” 市村发集团董事长李雪介绍, “ 我们村发集团充分发挥市级国有企业组织、资源、人才的优势,对接优质企业和重点项目,积极培育链主企业,不断拓宽农副产品生产、供应、销售渠道,统一采购、集中销售、扩大市场。”
主担风险,示范项目带来增长极
第 1 页 共 3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清风徐来,平展的土地上麦浪涌动,田野上清香荡漾。麦田中间安装的各类智能监测仪,对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水分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监测预警信息实施水肥一体灌溉等措施,保障小麦科学管护并实现高产丰产。
这片小麦共有 655 亩,位于洪洞县甘亭镇羊獬村,是市村发集团直接投资实施的智慧化农业项目之一。通过破垄平整土地,可为村集体增加 5%-10%土地面积;通过节水、减肥、降低农机作业开支等措施,实现每亩节约成本 200 余元、农作物增产 15%;通过流转土地、开展适度规模经营、配套建设信息化大数据平台等措施,能够有效提升土地产出效益,改变“ 靠天吃饭” 的传统农业耕作模式,每年可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增收 5 万余元,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增值、企业创收多方共赢。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共同壮大” 是目标。市村发集团设立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基金,在襄汾燕村、洪洞羊獬村投资实施了千亩智慧农业项目,取得了良好示范效果。通过直接投资、订单生产、项目共建、保护价收购和产品统一销售等方式,与条件差、基础弱的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共同建设各类农副产品生产、仓储基地,持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同时,与保险金融机构合作,为农产品种养提供兜底保障。
“ 千亩智慧农业项目的顺利实施,为我们公司树立了敢想敢干、勇于创新和突破的标杆,形成了干事创业的良好发展氛围。 ” 市村发集团副总经理解晓伟介绍,在努力做好千亩智慧农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