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昌吉日报(汉)/2022 年/8 月/16 日/第 005 版要闻
躬身一线听民声 汇聚民智促发展
——阜康市人大推进全域旅游工作纪实
本报通讯员 刚立强 邵缨越
进入 6 月,素有“ 新疆旅游会客厅” 之誉的阜康市一下热了起来。先是气温一路攀升到了 41摄氏度,随之而来的是铺天盖地的旅游热。
避暑胜地天山天池游客如云,湖边刻有“ 天池” 两个大字的巨石边等待合影的游客排起了长队;三工河谷腹地的民俗风情园里,体验哈萨克族传统民俗的游客摩肩接踵;毗邻天池景区门票处的城关镇山坡中心村,旅游大巴一辆接着一辆,农家乐、民宿家家生意火爆。A 股市场,新疆旅游第一股——西域旅游股票一路上涨,6 月 24 日至 6 月 30 日短短一周,股价从 27.45 元飙升至 40.5 元,公司市值突破 50 亿元⋯⋯
这一切,让李新萍由衷地高兴。作为西域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她希望旅游业能
彻底摆脱新冠疫情的影响,公司红红火火,带动阜康全域旅游发展,为千家万户带来发财的福音。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为人民谋幸福
6 月 23 日下午,李新萍在天池湖畔接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走基层,看人大新貌” 主题采访团联合采访时坚定地说,作为昌吉州人大代表,她为自己骄傲。
从 2018 年《关于加快推进昌吉州全域旅游发展的意见》出台,到 2021 年 5 月 1 日《昌吉回族自治州全域旅游促进条例》正式施行,这里有李新萍和各级人大代表不遗余力地发声,凝聚各级人大脚踏实地,听民声聚民智的躬身实践。
阜康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从南部雪山到北部沙漠的 80 公里垂直景观带上,博格达峰、天山天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五彩湾古海温泉等景点呈现了雪域冰川、高山草甸、森林湖泊、绿洲平原、大漠戈壁等地貌景观。其中天山天池是国务院确定的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在全疆旅游业中占据龙头地位,每年吸引了 500 多万海内外游客观光游览。
旅游业具有“ 一业兴百业” 的综合带动效应,如何更好地利用优势旅游资源,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造福当地百姓?一直是阜康市人大常委会关心和思考的问题。
“ 2018 年,阜康市在编制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时响亮地提出:让千家万户端上旅游碗,发上旅游财。为了答好这道旅游富民题,阜康市上下齐心,积极探索,围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融合产业、融合要素,推动产业融合、产城融合。 ” 阜康市委副书记、新疆天池管理委员会X委书记、主任王海燕说。
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阜康市人大常委会从调研入手,通过执法检查、调研视察、工作评议,
努力查找旅游发展短板,为下好全域旅游这盘大棋提供参考。
缺乏叫得响的旅游品牌,产品后续发展不足;梧桐沟沙漠公园等景区旅游品牌的特色优势潜力需进一步挖掘打造;打通景区间公交线路,解决游客“ 进不来出不去” 问题⋯⋯一个个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被发现,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被反映上来。
关于旅游产业提质增效、关于丰富旅游文化产品、关于推进旅游惠民工程的建议⋯⋯近 3 年间,阜康市人大先后有 9 件议案、建议被政府认真采纳,逐一落实,推动了《阜康市加快推进旅游民宿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阜康市推进旺季旅游市场优化提升行动方案》等一批政策文件出台。市人民政府委托山西设计团队完成了“ 美丽山坡”“ 幸福良繁”“ 西树人家”“ 花儿村落” 4 个村级旅游民宿整体规划;请来浙江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补充修订全市乡村旅游规划,从顶层设计
第 1 页 共 3 页
解决缺乏规划指导、旅游产品水平不高、功能单一等问题。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阜康市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代表紧扣贯彻落实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围绕助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认真走访、深入调研,助力旅游业健康繁荣发展,让广大群众共享旅游发展成果,不断满足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从高空俯瞰,盛夏的阜康市三工河哈萨克族乡花儿沟村宛如一片巨型树叶,在炙热的阳光下
纵情铺展绿色。
有了产业做龙头,再加上多年来美丽乡村建设奠定的基础,在各级人大代表的鼓与呼下,花儿沟村乡村旅游开始步入快车道。按照规划,花儿沟村以“ 瑶池后花园、康养天地间” 为发展定位,着力打好“ 康养度假、绿色生态、民俗体验” 三张牌。
花儿沟村有一种特殊的作物——文冠果,被老百姓称为一次投入、千年受益的“ 铁杆庄稼”。是一种集食用、药用、观赏和生态等价值于一身的经济林树种,营养价值高,功效齐全,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2019 年,新疆天作之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驻花儿沟村,先后种植了 3200 亩文冠果树,今年 1500 亩文冠果树进入采茶期。经过培训,原来在家里烧茶做饭的 100 多位妇女变成了采茶妹。“ 采花时,要注意不要带叶,采叶时,只采叶尖的两厘米,不要着急,先慢后快,熟能生巧⋯⋯ ”村民古丽努尔一边讲解一边示范,俨然成了采茶的老手。
“ 5 月文冠果树开花,我们组织在家的村民到茶园采了一个月的花,每户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