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北海日报/2023 年/2 月/9 日/第 001 版
北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23 年 2 月 2 日在北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北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刘志明
各位代表:
受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委托,我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2022 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 2022 年,是X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X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宣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北海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X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和全市发展大局,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圆满完成了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加快我市高质量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全区人大有关会议上,我市先后就推动发展和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机制建设、完善人大监督机制提高监督实效等 5 项工作作了典型经验发言。
一、坚持X的全面领导,在加强思想ZZ建设上把牢方向
始终坚持X的全面领导,以X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深刻领悟“ 两个确立” 的决定性意义,牢记“ 三个务必”,紧跟伟大复兴领航人踔厉笃行,坚定不移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坚持以X的创新理论引领和凝聚人大行动力量。健全落实“ 第一议题” 制度,完善常委会X组、理论中心组学习等 5 项制度,全年召开X组会议 11 次、主任会议 10 次、常委会会议 7 次,推动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行动自觉。深入学习宣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常委会领导班子带头开展互动化宣讲超 10 次,有效激发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学习贯彻热情;通过电子大屏幕滚动播报宣传标语日均 200 余次,率先在《北海日报》推出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理论文章,宣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不断走向深入。坚持正面宣传,壮大主流舆论,在自治区主流媒体、市本级媒体分别刊发报道 20 篇和 750 余篇,市人大机关获评 2022 年度自治区人大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北海市 2021 年至 2022 年度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奖先进集体。
坚持在严格请示报告和决定任免中落实ZZ责任。始终坚持X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决维护X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断提高ZZ判断力、ZZ领悟力、ZZ执行力。市委高度重视人大工作, 专门召开市委人大工作会议, 为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提供坚强ZZ保障。严守X的ZZ纪律和ZZ规矩,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向市委专题报告市人大常委会X组全面工作,及时提请市委研究决定年度立法计划、重点监督议题、重要会议活动、重要人事安排等重大事项。围绕财政预算、预算调整等重大事项,依法作出决议决定 8 项。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X主体责任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切实把X的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坚持X管干部和人大依法任免相统一,依法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86 人次;按照自治区X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和市委的部署,圆满完成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和自治区第十四届人大代表的提名推荐工作,依法选举产生北海市出席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33 人,全员全票当选,代表结构更趋合理,参政议政能力更强。
坚持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强化实践导向。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更多资料+:114】]
主的部署要求,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机制保障,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全面落实到人大工作
第 1 页 共 7 页
的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召开常委会X组会议,专题研究落实《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完善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的具体任务和措施,推动从选举到决策、管理、监督各环节强化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机制建设。梳理总结、全面推广执法检查“ 四问四改” 创新模式、“ 汇报+评议+信访” 监督模式等,推动各级人大创新完善监督工作机制,更好在人大工作中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建立健全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在合浦县钦廉林场乌家分场、银海区侨港镇侨中社区先后成立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推动形成了充满“ 侨” 元素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完整链条;新增涉侨工作人大代表联系点 2 个,新增自治区级和市级基层立法联系点各 1 个,新扩建企业代表联络站 2 个,建立农业、教育等领域代表联络站,支持人大代表、人民群众依托有效平台积极参政议政,凝聚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
坚持在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中展现ZZ担当。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作用,切实做到市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X代会精神,围绕市委重大任务和重点工作,沉着应对、依法履职,全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攻坚任务落实。常委会领导带头深入征地搬迁一线,做好综合协调工作,新增签订征地协议面积 8066 亩,已清场交付 6952 亩,为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协调解决乡村振兴联系点实际问题 15 个,支持推动乡村振兴有序开展。配合市委制定印发《贯彻落实市委人大工作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 ,划定 62 项具体任务,做到目标明确、职责明晰、推动有力。就事关我市高质量发展的项目建设、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等,精心组织调研视察活动, 形成一批调研成果, 推动在重点领域解决了一批痛点难点问题, 为全面贯彻落实 “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 重要要求作出了积极贡献。
坚持在聚力奋战抗击疫情一线上彰显人大作为。面对突如其来的“ 7· 12” 疫情,常委会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和自治区X委、市委的工作要求,严格履行法定职责,积极行动诠释担当。在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常委会领导班子身先士卒,主要领导靠前参与指挥调度,班子成员主动担责、肩扛任务奔赴一线,机关X员、干部职工全员集结,深入中高风险区做好管理服务、封控管控工作。高效统筹铁山港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工业园区企业生产以及物流畅通。常委会班子成员协调钦州、防城港、玉林、贵港 4 个市 52 个隔离点,5 名处级干部分别担任北海市区隔离点点长,安全有序转送接收隔离人员。及时印发《致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的倡议书》 ,仅一天时间,全市 3167 名人大代表全部动员到位,239 个代表联络站迅速响应、组织代表奋战抗疫一线,为打赢我市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作出积极贡献。中央作出“ 新二十条”“ 新十条” 优化措施后,常委会完整准确全面把握X中央决策部署,通过专题调研、召开座谈会等方式,督促支持有关部门把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上来,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注重立法质量和效率,在法治北海建设上依法尽责
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发挥地方立法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以管用
法规支持法治北海建设,积极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加强地方立法工作。 围绕开创新时代北海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制定出台常委会五年 (2022-2026年)立法规划,精准确定立法项目 28 件,积极打造北海立法品牌。《北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颁布施行,以实际立法成果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我市非遗保护事业提质发展,展现北海城市文化软实力。完成《北海市民宿管理和促进条例》二审,组织调研论证、听取各方意见,制定落实方案、开展学习考察,围绕民宿定义、监管职责和经营规范、发展和促进措施等重点内容予以完善。提前介入、指导起草单位开展《北海市养犬管理条例(草案) 》立法听证会、专家论证会,回应民众关切,厚植民意基础。
健全立法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作用,严格落实地方立法“ 双组长制”实施办法,协调解决立法难点,汇聚各方立法合力。坚持开门立法,在法规立项、起草、论证、
第 2 页 共 7 页
[更多资料+ :180 914]
审议等各环节,拓展立法途径和渠道,保障公民有序参与立法。完善常态化的法规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反馈机制,发挥人大代表和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新设侨港镇侨中社区居民委员会为市级基层立法联系点;涠洲岛旅游区管理委员会获批为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第二批基层立法联系点,成为广西唯一一个海岛基层立法联系点。严格执行备案审查工作报告制度,健全落实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推动县(区)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报告工作,市、县(区)人大常委会分别完成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 9 件和 18 件,人大备案审查工作质量不断提升。
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大力弘扬宪法精神,严格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开展任前法律知识考试,丰富宪法宣传日系列活动,组织选举和新任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宪法宣誓 7 批次、99 人次。深入开展法治宣传,加强法律知识普及,强化法治观念引导,推动宪法法律深入人心,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风。[更多资料+微 信:114]
三、增强监督刚性实效,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主动作为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我市推进“ 三大振兴”、保障“ 四大民生”、打造“ 五大环境”,不断增强监督刚性,为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提供保障。
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第一时间开展减税降费政策实施情况调研, 推动留抵退税政策落地见效,助力企业纾困解难稳生产。开展北海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建设情况、财政投入园区资金使用情况等专题调研,督促加快我市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建设,强化债务风险防范意识。听取和审议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首次开展审计查出突出问题专题询问,督促有关部门整改到位。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报告,批准决算和预算调整方案,推动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推进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推动实现预算全口径审查和全过程监督。开展我市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情况专题调研并进行审议,提出建立健全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等意见建议 5 项,推动安全底线守得更牢。通过连续 4 年审议,实现对企业、金融企业、行政事业性和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等四类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审议监督全覆盖,提出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机制、提升国有企业盈利能力等意见建议 16 项,推动国有资产质效和管理水平有效提升。
支持推动乡村振兴。聚焦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开展视察工作,推动政府加快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开展跨年监督、持续监督,重点对防返贫监测、农村土地流转等工作进行专题检查、调研,助推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更好衔接,加快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全市新增农村土地流转面积 3.85 万亩,农业招商引资累计签约项目 96 个、总投资 31 亿元,“ 三品一标” 农产品达 116 个。聚焦关系农业高效的种养结构等重点开展专题调研,推动全市投入乡村振兴财政衔接补助资金 2.24 亿元,打造联农带农富农特色产业项目 139 个。聚焦推动解决项目建设“ 钱、地、人” 等问题,深入项目一线调研“ 问诊”“ 开方”,有力支持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和水美乡村建设。聚焦红树林保护,督促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快完善红树林保护制度和机构,提高红树林种植存活率,推动整改完成涉及环保督察红树林问题 11 项。聚焦基层代表就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等提出的意见建议,探索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履职“ 同频共振” 新做法,推动涉农共性问题逐步解决,不断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
推动生态北海建设。按照全国人大、自治区人大的要求,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检查 15 个单位和项目,实地就城镇污水处理和配套管网、排污权有偿使用等问题提出 5 个方面建议,移交问题清单 11 项,有效推动保护碧海蓝天、绿水青山。开展《北海市重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条例》执法检查,指出保护管理机制不够顺畅、街区多处建筑存在年久失修等
5 个方面问题,明确整改要求,推动政府及有关部门逐一整改。创新“ 现场调研+汇报” 等监督方式,就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提出对策建议。跟踪督办《北海市涠洲岛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北海市沿海沙滩保护条例》执法检查意见建议落实情况,细化重点督办措施 10 项,督促有关部门
第 3 页 共 7 页
对标整改,有效巩固法律法规实施和执法检查成果。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 2021 年北海生态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针对饮用水源地存在风险隐患等 8 个问题,督促有关部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推进民生事业发展。开展医疗机构陪护人员管理情况专题调研,就有关制度缺失、收费公示不明等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开展退役军人安置和就业情况专题调研,支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开展市体育场馆建设和使用情况、高职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