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城市报/2023 年/5 月/1 日/第 015 版乡村振兴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人大常委会: 深入乡村察民情
促振兴
发扬民主
中国城市报记者 王楠
近年来,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 铜山区人大常委会”)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创新实践,特别是铜山区人大常委会 2023 年一季度推出的系列举措,收获良好口碑、引发广泛关注。
据悉,铜山区人大常委会建立了铜山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铜山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以下简称“ 人大代表”)、铜山区人大代表联系铜山区群众代表、铜山区群众代表联系当地普通群众的“ 三联” 工作机制,通过新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密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办法》,加强对镇人大工作的指导。
在政策引领下,铜山区人大常委会在调动全区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性,推动区管辖美丽乡村建设,走乡村、听民声、汇民智、解民忧过程中有何具体举措和收效?中国城市报记者对此展开采访。
走村入户知民情 心系群众解民忧
铜山区单集镇闫庄村姚湾自然村村头有一段 100 多米的路,虽不长,却是进出姚湾自然村的必经之路。早些时候,本就老旧的路段因附近施工,一度出现路面损坏、积水等现象,进出该村的村民很不方便。
经常带老伴走亲访友的姚湾自然村村民王友斌一提到这段路就紧皱眉头。他表示,老年人出门腿脚不便,只能骑电动三轮车出行,但到了那段“ 不好走” 的路心里就犯怵,害怕侧翻。“ 我干脆减少出村次数或者不出村。” 王友斌说。
铜山区人大代表周萍走访了解到姚湾自然村村民对修路有迫切需求和期盼后,立即会同该村
网格员、群众代表协商,形成建议提交单集镇政府。
收到建议后, 单集镇农路办及相关部门前往现场查看。 经过详细规划和精心施工, 一段长 116
米、宽 4 米的新水泥路呈现在姚湾自然村村民面前。
解决出行难题后,王友斌又高高兴兴带着老伴骑电动三轮车出村,不管见到谁,他都要得意
地夸上几句:“ 路修好后,我这个老头子可以跑得更远了!”
除了姚湾自然村破旧道路翻新改建外,助力偏远地区何桥镇马行村西套窝搞“ 股田制” 改革,
是铜山区人大常委会另一项广受群众称赞的案例。
马行村西套窝位于徐州市铜山区西北部,由于地势低洼、土质不良,当地常年存在“ 农作物产量低、村民收入不高” 等状况。
何桥镇人大代表、马行村支部书记黄明诗根据自己走访调查的结果,2021 年提出了在马行村尝试推行“ 股田制” 改革的建议。何桥镇政府采纳后,一系列举措在马行村部分自然村得到实施,并取得初步成效。
2022 年 5 月,黄明诗又依据马行村西套窝的具体情况,提出联合该地块几个自然村共同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建议。 “ 合作社在村民收麦前把土地面积丈量出来,双方签订合同后按约定履行权利义务。” 黄明诗解释说,“ 这样做,不仅可以给村民带来更大盈利,也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来新契机。”
此后,黄明诗多次带领村民代表查看马行村西套窝地块,提高村民代表对成立土地股份合作
社的认识。
第 1 页 共 3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针对少部分村民不愿流转承包土地、担心自家利益受损的问题,黄明诗逐家走访并组织村民代表研究,最终确定了“ 自愿有偿、集中经营” 的原则,通过完善土地入股和分红方案,彻底消除村民顾虑,带动大家积极参与到“ 股田制” 改革中来,齐心协力推动马行村西套窝农业生产步入新阶段。
集思广益汇民智 搭建平台共协商
推进铜山区各村镇振兴发展,区人大代表们首先应该想什么?做什么?在哪些点上集中发力?历年来,与每位新当选区人大代表交流时,铜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健都会把这些问题摆在大家面前,并语重心长分享自己心得:代表不仅要真正走下去,更要用心去看、用情去听、用智去悟,不仅要看到群众真实生活状态,更要听到群众发自内心的声音,切实帮助群众找到解决难题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