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吉林日报/2023 年/7 月/21 日/第 002 版要闻
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守护吉林黑土地
——省人大常委会推动黑土地保护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李娜
民以食为天,粮以地为本。黑土地是吉林粮食生产的“ 命根子”。
X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赴吉林视察,就粮食安全、生态保护等作出重要指示,为吉林振兴发展把脉定向、指路引航。2020 年 7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视察时强调,“ 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 耕地中的大熊猫’ 。”
省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黑土地保护工作重要论述, 坚决扛起 “ 新担当、新突破、新作为” 重大职责使命,按照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保护我省黑土地资源,不断夯实国家资源安全、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基础,助力吉林生态强省建设,推动吉林高质量发展。
胸怀“ 国之大者” 以良法保护黑土资源
粮食安全是关系国家安全的大战略,是“ 国之大者”。我省是国家粮食主产区,担负着国家粮食安全“ 压舱石” 的重任,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意义重大。
省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X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国家战略、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促进民生改善以及防范重大风险的高度,深刻理解、准确把握黑土地保护的立法原则和重大意义,科学谋划和推进《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制定和修订工作。
2018 年 3 月 30 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 ,这是全国首部保护黑土地的地方性法规,为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2022 年
6 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 , 将保护黑土地上升为国家意志,
使黑土地保护进入有法可依、依法推进的新阶段。
为推动省级法规与之有效衔接,省人大常委会X组把跟进修改我省黑土地保护条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建立“ 双组长” 工作机制,全程把握立法进度,定期听取工作汇报、解决重大问题。充分发挥立法主导作用,组建立法工作专班,以“ 五化” 闭环工作法高质量高标准推进立法进程,新修订的《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2023 年 4 月 1 日正式施行。
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段海燕表示,新修订的条例突出地方立法的补充性和特色性,深入总结我省黑土地保护实践经验,并以法规条款形式固定下来,有利于“ 梨树模式” 等具有吉林特色且操作性强的黑土地保护实践成果推广使用,为实现我省“ 千亿斤” 粮食产能,构建吉林“ 黑土粮仓”,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治支撑。
坚持人民至上 厚植立法“ 民生底色”
坚持人民至上是人大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省人大常委会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符合客观规律、突出地方特色、解决实际问题为原则,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保护好农民利益,调动农民开展黑土地保护的积极性,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黑土地保护,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