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金昌日报/2023 年/8 月/23 日/第 001 版
一年一小变 一步一村景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综述
记者 张玉龙
盛夏时节,永昌县六坝镇七坝村风景如画,沿着干净整洁的村道漫步,花木繁茂葱茏,绿意扑面而来,整洁宽阔的水泥路延伸到全村各社,清新别致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村中央的文化广场上,村民们或在文化墙下驻足观赏,或在山楂树旁纳阴乘凉⋯⋯细数这几年的新变化,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 这几年,人居环境变美了,村集体收入增加了,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七坝村支部书记贾发德告诉记者。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工作安排,始终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 四个不摘” 要求,帮助建强村班子、发展特色产业、美化居住环境、解决急难问题,扎扎实实助推乡村振兴。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注重发挥基层X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 主心骨”作用,选派优秀年轻干部担任驻村帮扶“ 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协助建强基层X组织,为七坝村乡村振兴带好头、领好路。按照“ 村有一项特色产业、户有一个致富项目、人有一项致富技能” 的“ 三个一” 的模式,帮助七坝村X支部领办合作社不断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协助合作社拓展“ 农业+服务”“ 劳务+服务”“ 土地+托管”“ 社企+联营” 经营模式,持续跟踪合作社生产经营情况, 进一步拓展合作社经营服务领域、 增强盈利能力。 截至目前, 已为全村提供劳务服务超 8000人次、支付工资 96 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 10 万元。
村集体经济逐渐壮大,群众增收基础逐步夯实,村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有活干、有钱赚,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张国秀是七坝村七社村民,家中有 4 口人,前些年仅仅靠着种地维持家中生计。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后,他家中 30 亩土地全部流转,除了 2 万余元的地租收入和村集体经济分红外,全家劳动力还从“ 一亩三分地” 中解放出来,去年,光是妻子杨永香就通过合作社务工获得收入 8000 余元。“ 庄门口干活,能顾上家,还能挣上钱,只要人勤快,日子越过越攒劲⋯⋯”
杨永香指着新买的电动三轮车兴奋地说。
此外,市人大常委会机关还指导帮助七坝村因地制宜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牵头落实土地复垦项目、高标准农田配套的蓄水池、沟渠等建设项目,让村集体和村民得到无风险财产性收益。目前,已协调落实七坝村二、十社土地复垦项目,争取项目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