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长春日报/2024 年/1 月/6 日/第 003 版人民之声
履职为民促发展 担当作为谱新篇
——市人大常委会加强代表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周源 本报通讯员 林清平 冯海洋
他们行走在街头巷尾,用殷勤脚步丈量社情民意,在为基层添活力的探索中讲好人大故事。他们奔行于千家万户,以务实行动坚守为民情怀,在为人民增福祉的实践中展现代表风采。他们忙碌在发展前沿,用智慧力量助推率先突破,在为发展赋动能的道路上书写民主篇章。人大代表,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助力发展的推动者。过去一年,代表活动精彩纷呈,代表作
用持续激发,代表风貌蒸蒸日上,代表服务保障有力,人尽其力、大有作为的干事氛围正悄然在全市人大代表中不断形成。探究原因,源自于市人大常委会开拓创新、求实探索的诸多“ 幕后工作”。
2023 年,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X的二十大和中央、省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力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 44334”工作思路落实,把代表工作置于率先突破的大局中,科学谋划、创新举措、系统推进,激发人大代表内动力,展现人大代表新作为,为推动长春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贡献人大力量。
夯实“ 家站” 小阵地 搭建为民服务“ 大舞台”
培训直播带货,惠企惠民增收入;开办法律讲座,知法用法解纠纷;创建社区食堂,家的幸
福暖民心⋯⋯
农安县兴农街道依托代表之家,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在为民办实事、
解难题中赢得百姓口碑。
这是我市持续加强代表“ 家站” 建设的一个缩影。
2023 年,市人大常委会依托代表“ 家站” 建设,在全市广泛开展“ 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为长春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人大力量” 活动,五级人大代表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助推高质量发展、企业纾困解难、民生持续改善。开展“ 亮身份、听民声、汇民智、办实事” 活动,帮助群众解决“ 急难愁盼”“ 安危冷暖” 问题,真正实现人大代表“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联络站是人民民主的基层单元,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的有效平台。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 人大代表之家”“ 人大代表联络站” 建设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代表“ 家站” 建设的标准、要求、内容和方式方法,实施人民民主基层单元“ 家站” 建设“ 12345” 系统工程,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主线,打造代表联系群众的好桥梁、代表履行职责的好平台、代表学习交流的好阵地、国家机关听取代表意见的好场所“ 四好家站”,拓展体察民情、汇聚民智、民主会商、依法监督、学习交流五大功能,进一步畅通了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 民意窗”“ 连心桥”。
在“ 建” 上夯实基础,在“ 用” 上提升效能,在“ 活” 上探索创新,代表沉下来、群众请进
来、民意聚起来,真正让“ 家站常用、代表常来、实事常办” 成为常态。
2023 年 8 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了全市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加快“ 人大代表家站点”建设推进会,总结推广全市人大代表“ 家站” 建设经验做法,对加快推进人大代表“ 家站” 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效运行作出部署安排。9 月中旬,制定全市人大代表“ 家站” 建设清单和代表进家进站清单,进一步对“ 家站” 建设和进家进站工作作出指导。
全市各级人大组织把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
第 1 页 共 4 页
手,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落实,推动全市人大代表“ 家站” 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