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淮北日报/2024 年/1 月/19 日/第 004 版要闻
淮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摘要)
——2024 年 1 月 18 日在淮北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淮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方宗泽
2023 年主要工作
过去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和群众关心关切,忠诚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为助力打造“ 五宜” 幸福城市、推动现代化美好淮北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举旗铸魂固根本,以正确ZZ方向引领人大工作与时俱进
全面加强X的创新理论武装。持续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落实“ 四下基层” 机制,举办读书班、X课报告会,开展专题研讨、专项调研和正反面典型案例剖析,抓实问题整改,推动主题教育与人大常委会各项工作互促并进。坚持“ 第一议题” 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X中央决策部署,始终以X的创新理论统揽和指导人大工作。
全面落实X领导人大工作的制度机制。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常委会班子成员带队到县区开展专项督导,确保各项部署落地见效。落实常委会X组向市委请示报告制度,全年向市委常委会报告年度工作要点、立法计划、重点工作 12 项。坚持X管干部和人大依法任免干部有机统一,确保省委、市委人事意图顺利实现,满票高票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1 人次,为全市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全面贯彻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聚焦省委建设“ 七个强省”、市委打造“ 五宜” 幸福城市部署,统筹谋划常委会主要议题和重点工作,始终与市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全年召开常委会会议 9次、主任会议 14 次,制定地方性法规 2 部,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 22 项,作出决议、决定 5 项,开展执法检查 2 次、专题询问 1 次,发出审议意见书 9 份。全面落实市委交办的产业培育、助企纾困、项目建设、文明创建等包联督导任务,协调化解堵点难点问题 32 个。紧抓机关“ 双招双引” 工作,常委会班子成员率队赴北京、上海、广东等 6 省 10 市开展招商活动 20 批次,接待客商 37 批次,推动惠溪新材料、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聚氨酯软质装备、徐州苏恒环保新型建材等项目签约落地。
二、围绕中心勇担当,以有效监督助推高质量转型发展
护航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制定实施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支持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盯紧抓实 4 个方面 12 项工作任务,全力以赴助推“ 拼经济稳增长”。深入调研“ 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及年度计划执行情况,支持政府强化经济运行调度。聚焦政府投资,对市本级政府性投资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工作评议,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督促编制 2024 年度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指导计划。聚焦资金绩效,听取审议市政府年度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及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调研政府债务管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依法审查批准市本级预算、决算和预算调整方案,支持政府及相关部门优化整合政策及资金,健全完善该保必保、应省尽省、讲求绩效的资金安排机制。
支持重点产业提档升级。认真履行“ 五群十链” 相关产业集群群长、链长职责,组织开展铝基产业研究、高质量编制产业发展规划,推动筹建铝基原材料集采平台,定期调度产业招商工作,全年相关产业招商团备案招商有效信息 71 条,签约项目 16 个,开工 6 个。组织开展《中华人民
第 1 页 共 5 页

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执法检查,强化科技要素对创新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组织开展先进高分子结构材料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情况专题调研,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督促落实《产业基地规划方案(2023—2025 年)》 ,推动危化品物流园项目投入运营、科创加速器项目(中试基地)开工建设。持续关注开发区承载能力建设情况,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发展瓶颈深入分析,围绕设施完善、要素保障、平台升级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促进园区扩容增效。
聚力惠企服务提质增效。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 《安徽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执法检查,推动市企业服务中心挂牌运行,创新运用“ 台账制、责任制、清单制” 方式交办、督办企业反映问题,着力为企纾困解难。专题调研《淮北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重要条款落实情况,提出破解制约企业发展难题的针对性建议,推动解决一批企业关注的现实问题,获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批示肯定。听取审议市检察院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服务保障企业健康发展情况报告,督促检察机关出台相关具体措施,做实做优为企服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题调研全市开发区和园区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督促推动市高新区(北区)(南区) 、煤化工基地、相山开发区等 4 个公交首末站项目如期完成,优化调整公交线路 12 条、新开通公交线路 8条,进一步满足园区企业职工及周边群众出行需求。
助力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聚焦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听取审议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报告,推动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督促制定群众参与全过程监管制度。聚焦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专题调研“ 四好农村路” 建设情况,推动将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纳入县区年度财政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