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安徽日报/2024 年/1 月/20 日/第 001 版
以良法善治助力乡村振兴
——二〇二三年省人大常委会工作综述之三
本报记者 范孝东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去年,省人大常委会将依法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履职重点,高站位服务中心大局,高水平履行法定职责,高效能发挥代表作用,为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积极贡献人大力量。
紧盯两个要害 织密“ 江淮粮仓” 保护网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安徽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去年,省委作出建设高质高效的农
业强省决策部署,就强化耕地保护、进一步扛稳粮食安全责任提出新的要求。
X委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人大履职工作就跟进到哪里。2023 年 11 月,《安徽省土地监督检查条例》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条例从健全土地监督检查管理体制、完善“ 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 工作机制及健全省级土地督察制度方面,对我省土地监察检查工作进行规范。
以立法形式完善土地执法监管体制机制,用最严密的法治保护耕地,就是省人大常委会依法
履职尽责、服务发展大局的有力举措。
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既要确保“ 量” 不能下滑,又要推动“ 质” 的提升。为夯实提高我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根基,去年,省人大常委会新增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保护立法项目,并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专题调研,提出狠抓规划实施、严格操作规程、强化资金保障、尊重农民意愿、加强部门协调等意见建议,为X委、政府及有关方面以更实的举措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相关立法提供了有益参考。
种子作为农业的“ 芯片”,是粮食安全的基石。助力“ 千亿斤江淮粮仓” 建设,去年,省人大常委会聚焦打造种业强省目标,依法开展专项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