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山日报/2024 年/2 月/6 日/第 003 版要闻
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2024 年 2 月 2 日在中山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陈符英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大常委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过去一年工作回顾
2023 年是中山市人大常委会的创新服务年。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和X的二十大精神,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聚焦重点领域新兴领域加速立法,聚焦高质量发展合力办好“ 一号议案”,聚焦“ 百千万工程” 强化全过程监督,聚焦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全面发挥香山号人大代表直通车作用,以主题教育的扎实成效和依法履职的创新成果,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不断改革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山实践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依法履职的ZZ意识ZZ责任进一步强化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X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刻领悟“ 两个确立” 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坚持为人民用权、为人民履职、为人民服务,确保X的路线方针决策在人大工作中得到有效贯彻执行。全年向市委请示报告 22 件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作出肯定批示 13 件次。
一是始终以X的创新理论统揽和指导人大工作。坚持落实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和
“ 第一议题” 学习制度,把学习X的创新理论贯穿常委会履职和机关工作始终。常委会X组 12
次组织集体研学X的二十大报告,15 个专题 15 人次领读报告原文,30 人次结合实践领学主题发
言,努力做到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切实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
论述中领悟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思路、方法和路径。全年举行常委会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
19 次 19 个专题、“ 第一议题” 学习 18 次 83 个专题。
二是认真履行常委会X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职责。聚焦创新服务年主题和高质量发展主线,统筹谋划推进落实年度工作要点。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全面履行全面从严治X主体责任,落实X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与市监委工作联系,全力支持市纪委监委驻机关纪检监察组履行职责。坚持寓监督于支持服务之中,紧扣全市中心工作,持续监督转作风、低效工业园区改造、水污染治理“ 三大攻坚战”,积极牵头督办难度大、部门多、涉及范围广的问题,把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落到实处。
三是坚持“ 四下基层” 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市委主要领导专门到市人大机关开展主题教育调研,要求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迅速成立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制定主题教育实施方案,召开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接续举行 3 次主题教育读书班、19 次专题X课、5 次现场教学。市人大常委会
6 位领导和机关班子 13 位负责同志坚持以上率下,严格按照主题教育调研方案要求,积极牵头课题调研、工作调研和外出调研,形成调研成果 26 项。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推动成果转化 14 项、为民办实事 11 项、领导班子检视问题整改 6 项。 《以数字化打造香山号系列创新品牌》调研成果获省人大常委会充分肯定并刊发推广。
四是依法行使好决定权和任免权。认真执行《中山市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规定》 ,
第 1 页 共 6 页
听取市政府关于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地铁中山站点建设、水污染治理方案等重点工作汇报,围绕债券安排、预算调整、财政决算、代表议案等作出决议决定 19 项。坚持X管干部和人大依法任免干部相统一,任免人大及“ 一府一委两院” 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133 人次,补选市十六届人大代表 8 人,接受 17 人辞去代表职务、3 人辞去常委会委员职务。
二、推动新时代改革发展的法治基础进一步巩固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统领立法工作,深入开展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调研,建立立法发言人制度,健全人大主导下的部门联合起草、联合审议、联合修改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和企业行业立法联系点的作用,坚持问题导向以小切口加速立法。全年制定地方法规 3 部,完成法规案起草工作 3 部,开展重点领域规范性文件专项备案审查 26 件,创造了中山地方立法的新速度、新高度。
一是聚焦营商环境立法。制定《中山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借鉴深圳成功经验,全面规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构建企业从开办、投资建设、生产经营到退出的全生命周期政务服务体系。制定《中山市人才发展促进条例》 ,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贯通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人才的交流互通,支持并规范高端人力资源服务等业态发展。
二是聚焦工业强市立法。制定《中山市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 ,明确各级政府、各主管部门的职能和责任,建立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转移、处置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和信息追溯的制度体系。 《中山市工业用地保护管理规定(草案)》经市人大常委会会议第二次审议,明确建立工业用地保护线制度,确定工业用地保护线总用地面积、工业用地占全市规划城乡建设用地的比例、保护红线内工业用地面积不得低于工业用地保护红线总用地面积的比例。
三是聚焦城市建设与管理立法。充分发挥人大主导作用和政府依托作用,指导部门起草《中山市排水管理条例(草案) 》 《中山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草案) 》。扎实做好立法前期调研、论证、听证等工作,明确法规的制定目标和具体要求,补齐城市治理和新兴领域立法的短板弱项。这 2 个法规案目前都已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第一次审议。
四是聚焦依法行政开展备案审查。继续开展“ 工改”、营商环境重点领域专项审查,联合市司法局对 792 件现存有效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规范性文件报备率、规范率、审查率均达 100%。备案审查向镇街延伸探索经验获省人大常委会肯定并入选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发行的《备案审查研究》 。
五是聚焦法治平台加强智库建设。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建“ 法治国情调研中山基地”,组织专业力量对我市法治环境开展评估并形成中山法治指数评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