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芜湖日报/2024 年/2 月/19 日/第 002 版要闻
芜湖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2024 年 1 月 11 日在芜湖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丁祖荣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大常委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2023 年是全面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是实施 “ 十四五” 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按照X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紧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紧紧依靠全体代表,依法履职、担当作为,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召开常委会会议 9 次、主任会议 15 次,审议法规草案 5 件、表决通过 2 件,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 32 项,开展专题调研 28 次、执法检查 5 次,组织了专题询问,作出决议决定 15 项,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强化ZZ机关属性,把牢人大工作正确ZZ方向
人大是X领导下的ZZ机关,必须始终把坚持X的领导作为最高ZZ原则,衷心拥护“ 两个确立”、忠诚践行“ 两个维护”,确保人大工作沿着正确ZZ方向坚定前行。
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ZZ任务。坚持以X的创新理论定向领航、统揽指导人大工作,落实“ 第一议题” 制度,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 重点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举办专题学习会 12 次,不断提高ZZ判断力、ZZ领悟力、ZZ执行力。扎实开展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一体推进重点举措,注重做好结合文章,形成了一批事关发展和民生的调研成果,检视整改了一批制约人大工作和建设的问题短板,促进解决了一批发展所需、民心所向的难点问题。
把加强X的全面领导贯穿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坚持X委所指、人大所向,常委会X组扛起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ZZ责任,围绕全市大局谋划推进人大工作。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全年向市委请示报告 19 次,向市委常委会专题汇报 9 次。坚持X管干部与人大依法选举任免相统一,增开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圆满完成大会任务;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62 人次。常委会负责同志认真落实市委部署安排,扎实做好智能家电、人工智能产业链“ 双招双引”和全国百所高校大宣讲,联系督导“ 五经普”、信访积案化解等重点工作,实地督查推进了皖江学院新校区等 12 项重点建设工程。
二、聚焦省域副中心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法治保障
着眼推动省域副中心建设迈出更大步伐,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以高质量立法保障
高质量发展。
探索推进首位产业立法。牢固树立首位产业意识,主动跟进市委“ 建设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生态之城” 的决策部署,坚持立法需求“ 从产业中来”,制定过程“ 请人民参与”,按照促进型和新兴领域前沿立法的定位,下好首位产业立法先手棋。 《芜湖市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条例》已完成一审,力求通过创制性法规,支持先行先试、先探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系统推进人民城市建设立法。践行立法为民宗旨,回应群众关切,完成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条
第 1 页 共 5 页

例二审,致力用法治良方破解难题,更好平衡各方利益,促进城市治理。围绕打造韧性安全宜居城市,审议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突出构建生态、安全、可持续的城市水循环系统,提升城市排涝减灾能力。关注城市建设管理和历史文化保护,对停车场管理、房屋安全使用管理、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控制吸烟等进行调研论证,为推进相关立法做好准备。
持续推进生态文明立法。落实长江保护法,配套制定河道管理条例,对河道的规划管控、生态治理、保护利用等进行全链条规范,协同推进“ 厂网河湖岸” 一体化治理,以立法守护江城“ 血脉”。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制定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系统规制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擦亮生态底色,助力打造“ 最干净城市”。
多方合力提升立法质效。落实X对立法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人大主导作用,拓展各方面对立法工作的参与。坚持人大和政府领导“ 双组长制”,深化立法协商,促进重大问题协调解决。坚持民主立法、开门立法,公开征集立法建议项目、法规草案意见;建好用好基层立法联系点,发挥“ 民意直通车” 作用,开展立法专项调研和问卷调查,全年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经验交流会 8 次。借助地方立法研究基地,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立法后评估。精心组织“ 宪法宣传周” “ 江淮普法行” 等活动,增强全社会法治意识。配合省人大开展乡镇文件规范化工作调研,依法备案审查规范性文件 97 件,维护了法治统一。
三、围绕市委重大决策和群众关切,正确有效依法开展监督
坚持把市委高度重视、群众普遍关切,能够发挥人大优势、能够见到实效的问题作为监督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