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焦作日报/2024 年/2 月/19 日/第 A02 版要闻
焦作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24 年 2 月 4 日在焦作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焦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李民生
各位代表:
受市人大常委会委托,我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2023 年主要工作
2023 年是全面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履职的第一年。这一年,我们立足新起点,围绕市委发展战略,提出高站位对标、高起点谋划、高效率推进、高质量落实、高水平建设“ 五高” 标准,理清了新一届人大的发力方向、目标举措。这一年,我们聚焦新使命,紧扣全市大事要事担当作为,拿出“ 只要X和人民需要、人大就毫不犹豫站到一线”的ZZ自觉,努力做到跟得上趟、承得了重、成得了事,力争在开局之年展现开局之势、开局之
力、开局之为。这一年,我们着眼新突破,坚持立破并举、积极探索,以出彩工作牵引带动全局,让“ 4+1” 职能同向发力、形成合力,推动人大工作全面加强、全面提高、全面进步。这一年,我们聚力新要求,坚持以主题教育破题,从领导干部做起,大兴学习之风、调研之风、实干之风,擦亮人大标志牌,凝聚干部精气神,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底气更足、步伐更加稳健。
一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X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认真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忠诚履职、担当尽责,先后召开常委会会议 8 次、主任会议 28 次,制定地方性法规 3 部,听取审议“ 一府一委两院” 工作报告 20 个,开展视察调研 46 次,受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 171 件起,较好地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一、扛稳ZZ责任,在坚持X的领导上坚定坚决
常委会立足ZZ站位看,遵循ZZ原则办,注重ZZ效果干,牢牢把握人大工作正确ZZ方
向。
坚持X的全面领导最高ZZ原则。把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作为主线贯穿全年,把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 第一议题”,组织集中学习 94 次、传达上级精神 168 个,进一步筑牢坚定拥护“ 两个确立”、坚决做到“ 两个维护” 的思想根基。认真落实请示报告制度,重点立法、重要监督、重大活动及时向市委请示报告,做到“ 常规工作一月一报、重点工作一事一报”。注重发挥常委会X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对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指示要求,第一时间提出落实意见和推进举措,做到X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深入落实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2022 年 11 月市委召开人大工作会议,对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作出部署。常委会广泛开展学习讨论和宣讲解读,成立 6 个调研组,深入县(市、区)调研督导,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部署落地见效。一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把市委工作要求作为刚性任务加以落实,X委全面加强对人大工作的领导,人大积极探索履行职责的新机制新方式, “ 一府一委两院” 密切配合、主动接受监督,市委《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的 5 个方面 23 项具体工作得到较好落实。
抓好主题教育这件事关全局的大事。全面落实“ 学思想、强X性、重实践、建新功” 总要求,对各项任务实行清单化管理、精细化运转,以学习清单开局、调研清单破题、整改清单明责、制
第 1 页 共 5 页

度清单夯基、服务发展清单见效,做到每周两集中、每月三研讨、次次有总结,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先后组织集中学习 33 次,形成调研成果 15 项,检视整改问题 6 类,建章立制 26 个,推动解决营商环境优化、债务风险化解等一批难题,达到了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目的。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把人大工作放在全市发展大局中审视谋划,重点在工作思路、制度机制、方法举措上完善创新,以系统思维布局 2023 年和本届五年的工作,始终与市委同频共振、同心同向。把贯彻市委重大决策与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紧密结合起来,依法作出决议决定 7 项,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98 人次,实现组织意图与人民意愿相统一。常委会班子成员带头参与全市性工作,严格落实包联责任,深入一线督导“ 三个一批” 项目建设、“ 万人助万企”、夏收防汛等工作,推动市委决策部署条条落实、件件落地、事事见效。
二、坚持良法善治,在深化法治建设上有力有为
常委会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突出“ 小切口、有特色、真管用”,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创新立法实践,努力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
健全立法机制。完善X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科学编制五年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提升立法工作的系统性、前瞻性。健全地方立法协调配合和协商工作机制,增强立法工作的整体性、协同性。坚持开门立法,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 16 个、立法基地 2 个, 聘任立法咨询专家 60 名, 召开立法座谈会、 论证会 25 次, 有效打通立法和民意的 “ 最后一公里”。
提升立法质效。遵循急用先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