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襄阳日报/2024 年/2 月/22 日/第 001 版
襄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24 年 1 月 10 日在襄阳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襄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吕义斌
各位代表:
我受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
2023 年,是全面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X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围绕加快推进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依法履职,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围绕提升市域治理现代化水平强化法治保障,充分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襄阳不断创新发展。全年召开常委会会议 6 次,制定地方性法规 1 部,作出重大决议决定 7 项,听取审议报告 35 个,开展执法检查、视察调研 60 余次,组织专题询问 1 次、满意度测评 6 次,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襄阳实践作出了人大贡献。
一、强化ZZ引领,坚定不移把X的领导贯穿人大依法履职全过程
常委会牢牢把握ZZ机关属性,坚持把旗帜鲜明讲ZZ作为人大工作的生命线和总要求,确
保始终沿着正确ZZ方向前进。
持续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始终在思想上ZZ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持续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自觉用X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全年组织 14 次中心组学习、2 次专题辅导、6 次交流研讨。坚持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有机融合,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 26篇,推动解决民生实事 30 余项。
始终坚持X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X的领导这一最高ZZ原则,坚决按照X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谋划推进工作。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整体工作自觉请示、重要工作主动报告、阶段工作及时汇报,全年就立法工作、专项监督、决定决议等大事要事,向市委请示报告 20 余件次,落实市委主要领导批示 17 件次。常委会X组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及时研究解决重大事项、重要问题,确保在市委领导下依法行使各项职权,不折不扣完成各项任务。
坚决落实市委部署要求。始终牢记初心使命,紧跟市委工作步伐,自觉在全市大局中找准人大定位,发挥人大作用,作出人大贡献。主动担负推动发展重任,积极围绕东津城市新中心建设、古城保护与利用、重点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履职尽责,推动形成上下一心谋发展的生动局面。坚持X管干部原则,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103 人次,圆满实现市委人事安排意图。全力以赴落实市委安排工作任务,在包保联系产业链发展、招商引资、文明创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坚持良法善治,坚定不移推进更高水平法治襄阳建设
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法治力量助推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第 1 页 共 6 页

有效提升。
高质量开展地方立法。充分发挥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扎实推进科学立法、 民主立法、 依法立法。 聚焦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在全国首创制定 《襄阳市古山寨保护条例》,获省人大常委会全票通过,为法治化推进古山寨保护提供襄阳样板。认真开展沮漳河流域水环境保护区域协同立法,为全省流域综合治理作出襄阳贡献。紧盯城市治理难题,开展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立法调研,全面摸清我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存在的问题。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立法工作全生命周期,持续推进立法协商,召开各类座谈会 22 次,努力使地方立法更好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工作经验在全国人大、省人大工作会议上交流发言 3 次。坚持健全机制、规范流程,着力完善“1+N+1”立法联系点工作网络,持续深化拓展立法联系点功能,有效发挥在服务立法、推进普法、促进社会治理、展示全过程人民民主方面的“建言站、直通车、助推器、宣传台”作用,奋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创新实践基地。市人大常委会被确立为全国人大常委会、省人大常委会共建的基层立法联系点,立法联系点再添金字招牌。完成全国人大、省人大交办的 27 部法律法规草案意见征询工作,整理上报建议 348 条、调研报告 3 篇,工作经验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交流会议上交流推广。
高站位推动法规实施。持之以恒做好地方立法“后半篇”文章,全面推动地方性法规进入执法、融入司法、列入普法、纳入监督,确保地方立法“立一件、成一件、行一件” ,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保障作用。坚持执法监督与普法宣传相结合、突出重点与全面覆盖相结合、立行立改与持续深化相结合,扎实开展《襄阳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实施情况执法检查,推动以法治手段解决好登记管理、配套设施建设、停放管理等突出问题,保障市民出行更加安全便捷。聚焦流域综合治理,开展《襄阳市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实施情况视察,及时交办问题,强化跟踪督办,实施闭环管理,工作经验获全国人大肯定推介。配合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等多部法律法规执法检查 10 余次,推动有关部门依法履职尽责,促进法律法规有效实施。
高标准营造法治环境。紧盯司法公正,着力优化司法监督工作协同机制,推动人大工作监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与法院审判监督有效衔接。全面强化对法院审判工作监督,听取和审议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完善审判权运行制约监督机制情况的报告,推动完善权责明晰、权责统一、监督有序、配套齐全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坚持常态化开展庭审活动在线监督,加强对“两院”工作人员任前监督,有序推进已任命“两院”工作人员履职情况监督,有效促进司法公正廉洁高效。对全市“八五”普法工作开展专题视察,为加快推进法治襄阳、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进程提供有力支持,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不断提升。落实新任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全覆盖工作要求,弘扬宪法意识、增强法治精神。坚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接收备案“一府一委两院”和县(市、区)人大常委会报送的规范性文件 21 件,切实维护宪法权威和法治统一。
三、增强刚性实效,坚定不移以建设性监督助推高质量发展
常委会坚持变被动为主动、变单一为综合、变阶段为持续,大力开展建设性监督,注重在监督中凝聚共识、在支持中汇聚力量、在实践中践行民主、在工作中注重实效,创新运用审议意见落实情况满意度测评、履职情况满意度测评等监督手段,推动X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安排有效贯彻落实。
强化经济社会发展监督。听取审议计划预算执行、 “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东津城市新中心发展等报告,开展交通优势转化、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等专题调研,助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厚植发展新优势。听取审议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建设情况报告,市政府主要领导积极以代表身份参加专题视察,现场交办审议意见,跟踪听取落实情况报告,共同推进项目落实落地。配合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