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人民代表报/2024 年/4 月/27 日/第 005 版代表周刊
守正创新 赋能代表“ 家”“ 站” 建设
——山东省各地人大聚力推动代表工作纪实
本报通讯员 齐文
引言
“ 脏乱差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小区环境改善和物业服务水平提升, 大家住在这里更舒心了,这都要感谢胡代表。 ” 不久前,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垦利街道书香社区的居民说道。居住在垦利城区的人大代表胡新书在人大代表工作站收到群众的建议后,进一步走访调研,向垦利区人大提交了相关建议,区住建部门对此格外重视,随即开展了专项督查整治。
像这样为民解难的实事,在山东各地不断涌现,这都得益于近年来山东省人大代表联络站的作用发挥。2023 年伊始,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出台意见,进一步指导规范新时代全省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按照“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 的要求为代表“ 家”“ 站” 建设赋能,推动“ 家站” 建设规范化水平整体提升,进一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理念突破
服务水平上台阶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很多山区村民迁到城区居住,有的山区村庄成了留守村、无人村,这给代表选举和履职造成诸多不便。 针对这一问题, 青州市人大常委会探索在城市社区建设 6 处 “ 代表之家”,把山区迁出代表就近组织起来,无论是服务代表履职还是参与村镇里事务,以及为代表选举设立“ 流动票箱”,都力求做到群众和代表在哪里,民主就扎根在哪里,实现了民主的无缝隙覆盖。
德州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召开代表“ 家、站、室” 建设工作会,要求三年内在全市建成一批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效果突出、特色鲜明的人大代表“ 家、站、室”,充分发挥代表联络站点“ 宣传站、民意窗、连心桥、监督岗、大课堂” 的功能作用,全面提升基层人大工作水平。
考虑到部分群众想外出挣钱却又无法离家的情况,宁津县人大常委会结合代表建议,为群众选择了一条无投资、 不亏本的工艺品加工致富道路, 并在大曹镇刘朝村人大代表工作站先试先行。宁津县人大常委会邀请指导老师,在刘朝村工作站开展工艺品加工现场教学,在微信群“ 线上”
发送教学视频,短期内组织开展了 3 批工艺品加工培训,900 余名村民参与了活动,最高每月可为群众增收 1108 元。同时,号召农业农村领域人大代表主动亮身份、办实事,为群众提供 24 小时咨询指导。“ 尽管肢体残疾,但是我每天下午空闲时间要进行手工艺品加工,一个月增收了 608元。” 宁津县大曹镇郭红村村民章芬说。“ 家站室” 不仅让群众富了口袋,更是不忘让其“ 富” 脑袋。人大代表从群众关心的领域着手,结合具体政策,采用多种形式为群众宣讲X的二十大精神等内容,让群众切实感受到X的关怀和政策的实惠。
几乎同时,高密市人大常委会以开展“ 履职尽责、服务大局、争做表率” 代表主题活动为抓手,按照下楼出院、走近群众原则,深入推进“ 家站室” 规范化建设,着力打造以“ 家” 为中心、以“ 站” 为主体、以“ 室” 为补充的代表履职网格体系,将履职触角延伸到基层最前沿、群众家门口,高质量书写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代表履职文章。高密市人大常委会依托产业代表小组和代表工作站,组织调研座谈、对接洽谈、参加展会等,创新开展“ 问需于企办实事,人大代表在行动” 活动,组织人大代表到 200 余家企业调研走访 700 余人次,深入了解企业所需所盼,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帮助解决问题 90 余个,在“ 人大代表企业银行对接会” 现场,金融机构与集
第 1 页 共 3 页
群产业企业初步达成授信意向 1000 万元。
窥一斑而见全豹。山东全省各地人大争相在“ 家”“ 站” 建设理念上下功夫,注重功能内核不变的前提下,服务理念积极创新,不仅让群众找得到“ 代言人”,更让“ 家站” 作用发挥好。
功能叠加
因地制宜促发展
各地持续推进代表联络工作站建设工作,让代表履职有了“ 站” 和“ 家”。
在这里,除了定期开展学习交流、视察调研、接待选民等活动外,还形成了对群众反映问题受理、分析、交办、督办、反馈等闭环处理的工作链,也可以与议事厅、恳谈会、拉家常等议事协调机制相融合。同时,在功能上实现创新,以有专业技能和知识的代表或者以地方特色产业中的代表为核心,形成专业代表小组和专业化的代表“ 家”“ 站”,服务当地群众。这些充分结合地方特色、代表专业和特长形成的专家型代表“ 家”“ 站”,充分发挥了代表作用,让代表“ 家”“ 站”建设更接地气,更加精准地服务群众。
在济宁市任城区南苑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不仅有“ 代表馨声讲堂” 开展儿童自我保护法律知识讲座,还有“ 代表馨声居民会客厅”,向居民征集创办社区食堂的意见建议,并且以代表联络站为平台,让“ 人大代表+法官” 走进基层网格,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群众基础优势和法官的专业优势,向辖区居民宣传法律法规、政策规章,以案说法,使居民对自己关心的基层治理、物业服务、社会保障、教育医疗、旧改拆迁等方面的政策知识有更详尽、更深入、更直观的了解,避免居民因不知晓、无交流产生误解,有效缓解了各部门解决疑难问题的压力,对化解家事矛盾促进家庭和谐起到积极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