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吉林日报/2024 年/5 月/24 日/第 004 版民主法治
“ 小站点” 凸显“ 大担当”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珲春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纪实
本报记者 李娜
完成 17 部法律法规草案意见征集工作,征集意见 308 条,整理上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71 条,32 条被采纳⋯⋯
这是我省唯一的“ 国字号” 基层立法联系点——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珲春基层立法联系点近日更新的履职“ 成绩单”。一串数字背后,是珲春基层立法联系点听民意、汇民智、聚民力,向立法机关传递基层群众“ 原汁原味” 声音,为国家和地方立法提供既广泛又具有代表性意见建议的生动实践。
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头连着立法机关,一头连着基层群众,是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缩影。近年来,珲春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对“ 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 的部署要求,锚定“ 2 年打基础、3 年创品牌、5 年当标兵” 目标任务,稳步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立法实践,使基层立法联系点这个民意“ 小窗口” 成为展示基层民主的“ 大舞台”。
“ 软”“ 硬” 齐抓 建强工作阵地
边境县市、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开放前沿、基层立法联系点基础扎实⋯⋯ 2022 年 7 月,通过严格审核,珲春市人大常委会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确定为基层立法联系点。2023 年 11 月 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珲春基层立法联系点正式挂牌。
有场所、有队伍、有制度、有经费、有特色、有激励、有声音、有成果。为高质量实现基层立法联系点的“ 四个功能”,省人大常委会提出基层立法联系点“ 八有” 建设标准。如何将标准落实好?珲春基层立法联系点率先给出答案。
投入 180 万元,建设 575 平方米的基层立法联系点服务中心;投入 30 万元,完成宪法广场和民法典公园建设;投入 10 万元,完成部分立法联络点工作站建设,成为群众意见收集和法治宣传的重要平台,珲春市人大常委会按照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关于支持珲春国家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的“ 十条” 意见,围绕完善“ 一中心”“ 两阵地”“ 三平台” 建设,不断加大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投入,全力打造敞开式办公、畅通式联络、沉浸式展示、体验式宣传的基层立法联系点标杆。
规范运作,制度先行。珲春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完善《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的工作方案》《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细则》以及联系点工作运行、宣传宣讲、激励退出、融合共促等一系列制度机制,从办公场所、人员配备、日常管理,到任务受领、计划制定、组织实施等方面一一作了细化和规范,打好制度先行“ 基础桩”,在规范管理中不断聚能,增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