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微信:dawenge20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阳泉日报/2024 年/11 月/25 日/第 001 版
把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矿区蔡洼街道深化“ 两制两融两服务” 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
刘婕 薄红贞
街道人大工委是基层人大联系服务代表和群众、广泛收集民情民意民愿的“ 神经末梢”,处于基层民主实践的最前沿。充分发挥街道人大工委作用,是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切实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过程中,矿区蔡洼街道积极探索基层人大工作新模式,以健全“ 两个机制”、推动“ 两个融合”、提升“ 两个服务” 为抓手,深化基层单元建设,充分发挥基层人大联络站点功能作用,让代表进站入点、密切联系群众成为常态,有效提升了人大代表履职水平,不断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持续在推动街道高质量发展中贡献人大力量。
健全“ 两个机制” 激活基层人大工作新动能
人大代表联络站是各级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依法履职尽责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蔡洼街道围绕基层人大阵地管理、代表履职“ 两个重点”,建立完善“ 1+7+N”、代表考核评价两个制度机制,有效激发代表履职热情,切实推动基层人大工作提质增效。
蔡洼街道持续建强“ 1+7+N” 工作机制,对 1 个街道代表联络站和 7 个社区代表联络点进行提升改造,进一步健全完善站(点)工作流程、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和代表接待选民等系列制度,结合街道实际,在人员密集区域设置多名民情民意收集员,加强了选民与人大代表之间的沟通联系。同时,组织驻站的 1 名省级代表、9 名市级代表、31 名区级代表下沉到 10 个社区(村)的
62 个网格中,形成“ 代表人人进网格、每个网格有代表、群众有事找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