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东莞日报/2025 年/2 月/26 日/第 A04 版东莞· 时事
依法履职行权 为经济大市挑大梁贡献人大力量
——东莞市人大常委会 2024 年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吴金华
新的奋斗起点,新的精彩答卷!
2024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 周年, 也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 70 周年暨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 45 周年。
回顾这一年,东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人大工作正确ZZ方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苦干实干,交出了一份量质齐升、可圈可点的成绩单。
全力服务“ 头号工程”,精心打造“ 奋进‘ 百千万’ 代表在行动” 工作品牌,开展专题询问
1 项、各类调研 86 项;审议法规 4 件;开展专项视察 11 次、执法检查 4 项;办理代表议案 1 件,督办代表建议 235 件⋯⋯
一组组闪亮数据、一部部科学立法、一次次有力监督,清晰记录了东莞市人大常委会一年来的工作轨迹,印证了东莞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职为民的情怀,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彰显人大作为,在“ 经济大市挑大梁” 中贡献人大力量。
下好立法“ 先手棋”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立法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X对立法工作的领导,紧扣推动东莞高质量发展的法治需求,自觉把立法工作放到全市发展大局和中心工作中去安排,坚持“ 小切口” 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以立法的形式对非遗进行保护和传承,是东莞市人大常委会 2024 年的重点立法工作之一。2024 年 12 月 1 日,《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施行,填补了在东莞历史文化保护方面的立法空白。
市人大常委会率先在全省出台市级非遗保护综合性法规,通过非遗赋能产业发展、发挥“ 非遗+旅游” 经济效能、明确吸纳异地非遗项目、推动湾区非遗保护协同发展四方面措施,把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推动东莞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条例、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立法,开展停车管理立法调研、探索茅洲河流域保护协同立法⋯⋯市人大常委会紧扣东莞高质量发展需求,深入推进重点领域立法,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
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头连着立法机关,一头连着基层群众,被称为立法汇聚民意的“ 直通车”,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