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威海日报/2025 年/2 月/11 日/第 003 版要闻
威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25 年 1 月 12 日在威海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威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贾瑞霭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2024 年主要工作
2024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新中国成立75 周年,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 70 周年。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大抓经济、大抓基层、大抓落实”的部署要求和全市改革发展大局,依法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组织召开常委会会议 6 次、主任会议 18 次,制定、修改地方性法规 3 部,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 20 项,开展视察调研、执法检查、专题询问等活动 40 多次,高效配合全国人大、省人大开展调研、检查等活动 30 多次,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强化ZZ意识、ZZ担当,牢牢把握人大工作正确方向。作为X领导下的重要ZZ机关,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旗帜鲜明讲ZZ作为第一要求,切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拥护“两个确立” 、做到“两个维护”,在依法履职中不断提高ZZ判断力、ZZ领悟力、ZZ执行力。
坚持用X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和指导人大工作,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开展中心组学习、研讨交流等 20 多次,推动理论学习常态化、体系化。扎实开展X纪学习教育,组织“学纪正风强X性”主题活动和专项整治行动,检视整改调查研究、精文简会等突出问题 5 项,以严明纪律、务实举措立规矩、明方向、正风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各级人大及人大代表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忠诚履职,以实际行动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 7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作为重要任务,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思想的发展脉络、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持X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人大工作的部署要求,带头维护市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及时向市委专题汇报年度立法计划、重点监督议题、重要活动开展等重大事项,切实把X的全面领导贯穿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坚持X的领导与人大依法行使决定权、 任免权相统一,先后作出关于批准市级预算调整方案等决议决定 5 项,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124 人次。严格落实市委部署,常委会班子成员积极参与渔船管控、森林防火、信访积案化解等重点任务,带头开展招商引资、联系分包项目企业,县处级以上干部联系服务 59 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及时帮助解决有关问题,助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以ZZ建设引领自身建设。对标“四个机关”定位要求,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X主体责任,认真执行X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等要求,深化“一支部一品牌”创建,开展“威海人大讲堂” 、主题X日、 “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主题实践等活动 50 多次,不断提升依法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锲而不舍落实中央XXXX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精文减会、改进文风会风,形成了风清气正、积极向上、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深化工作创新,制定实施常委会审议意见和专题询问问
第 1 页 共 5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题落实情况跟踪督办办法,提升了人大监督实效;建立人大与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贯通协调监督机制,增强了监督合力;优化升级备案审查、预算联网监督等系统,拓展了数字化应用场景;成立威海市人大工作理论研究会,高质量完成省人大委托的专项研究课题,得到省人大常委会领导同志充分肯定;在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宣传推介威海人大工作经验 20 多次,市人大机关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人大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二、突出推进良法、保障善治,不断优化精致城市建设法治供给。法治是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立法是促进发展、保障善治的重要手段。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精细特色立法,为“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省人大常委会 2024 年地方立法培训班暨特色专题立法推介座谈会在我市召开,全面推介我市精致城市立法经验;在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学术研讨会、 全省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推进会上,分别介绍了我市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等典型经验,人大立法工作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持续完善法规体系。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工作重点、体现区域特色,科学编制年度立法计划,加强重点领域立法,进一步充实“1+N”精致城市建设法规体系。为实现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制定了《威海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规定》,对推动我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精致城市、 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有效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森林资源,制定了《威海市森林防火规定》,建立起一张立体森林防灭火“安全网” 。对《威海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作出修改,进一步增强了立法的针对性、实效性。
深化立法机制创新。 健全完善基层立法联系点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统筹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与代表工作站融合建设,建强用好立法专家库、立法研究服务基地,畅通“线上+线下”法规建议征集渠道,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立法民意“直通车”体系,先后组织立法调研、座谈等 46 次,征求意见 1200 多条,努力让立法过程成为体现民情、汇聚民意、集中民智的生动实践。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多次组织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立法协调小组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更好发挥立法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推动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