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绵阳日报/2025 年/1 月/16 日/第 003 版
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 牢记使命抓创新兴科技 奋力绘就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的绵阳图景— —2025 年全市两会特别报道
守正创新
依法履职 为绘就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的绵阳
图景贡献人大力量
——绵阳市人大常委会 2024 年工作综述
2024 年,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 深度融入中心、全方位服务大局” 的工作取向,大力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推动人大工作由重程序向重程序与重质量并举转变取得新成效。全年召开常委会会议 7 次,公布施行地方性法规 3 部,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 46 个,开展执法检查 2 次、专题询问 1 次、满意度测评 45 次,提出审议意见 127 条,依法作出决议决定 20 个、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137 人次。市县乡三级人大一体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工作等
3 项工作在全国交流推广,人大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 14 项工作在全省交流推广,绵阳人大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坚持X的全面领导,始终把牢人大工作正确ZZ方向
坚持不懈用X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拥护“ 两个确立”、坚决做到“ 两个维护”。坚持在市委领导下谋划和推进人大工作,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全年向市委请示报告工作 29 件次。充分发挥X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确保人大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充分发挥人大保证全面有效实施宪法法律的重要作用,坚决维护宪法权威和国家法制统一
认真组织开展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主题活动,推动宪法走进人民群众。组织 72 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宪法宣誓,切实增强被任命人员的宪法观念。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学习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切实增强组成人员依法履职能力。开展消防法执法检查,督促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创新采取“ 执法检查+专题询问” 的方式,推动绵阳市养犬管理条例有效实施,依法保障公民人身安全和健康。对 95 件规范性文件开展备案审查,切实维护法制统一、尊严和权威。
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切实做到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
制定绵阳市历史文化遗址保护条例,有效填补上位法空白,在地方立法保护历史文化遗址方面开创全国先河。制定绵阳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修改绵阳市水污染防治条例,为美丽绵阳建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完成绵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立法条例二审、绵阳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条例三审。创新开展绵阳市养犬管理条例立法后评估,推动改进立法工作。依托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建立地方立法协作基地,充分发挥“ 智囊团” 优势提高立法质量。加强 21 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组织对 29 部国省法律法规草案提出修改建议 135 条。
充分发挥人大监督在X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全力助推绵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强化监督,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听取和审议上半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批准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加强对全市经济运行的常态化监督,巩固经济增长向好态势。对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开展专项监督,督促有关方面加快培育新产业、新赛道。连续 3 年对实施“ 园区提质、企业满园” 行动开展市县两级人大全流程上下联动监督,进一步提升园区发展质效。连续 2 年对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展专项监督,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对促进消费提质扩容开展专项监督,助力打造成渝消费副中心。听取和审议文旅融合发展情况的报告,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对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
第 1 页 共 5 页
业体系等工作开展专项监督,助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对外开放和城乡融合发展强化监督,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对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年度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推动“ 双圈” 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听取和审议涪江流域川渝九地协同发展情况的报告,推动全市开放合作水平不断提升。连续 3 年对新一轮交通攻坚大会战开展专项监督,推动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枢纽。连续 5 年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市县两级人大全流程上下联动监督,助力打造四川领先、国内一流的营商环境。对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开展专项监督,大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聚焦生态环境保护强化监督,推动美丽绵阳建设取得新成效。对深入推进美丽绵阳建设情况开展市县两级人大全流程上下联动监督,推动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听取和审议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等工作报告,督促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化监督,推动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加大就医、就学、就业工作监督力度,听取和审议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和信用就医情况的报告,推动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对深入实施“ 双优” 工程和“ 双优” 计划开展专项监督,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对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开展专项监督,推动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听取和审议重点群体就业情况的报告,推动稳住就业基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