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6576

扫描二维码关注“政论文”公众号
2023年8月
在“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据价值论坛”上的发言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 张晓强
(2023年7月7日)
人类社会发展进入数字时代,进入以数字化生产力为主要标志的全新历史阶段。数据要素正在驱动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等要素高效利用,驱动实体经济生产主体、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深刻变革调整。随着经济社会各领域对数字化进程的持续加快,数据要素对经济运行和全要素生产率跃升发挥更大作用,注入新的强劲动能。
2019年10月,X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首次以中央文件的方式将数据正式确立为一种生产要素。2021年3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十四五规划》第五篇就是“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从“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和营造良好数字生态”等四个方面做出了部署。X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数据二十条)对外发布,确定了数据基础制度的四梁八柱。提出了以产权制度为基础、以流通制度为核心、以利益分配制度为导向、以安全制度为保障的顶层框架,对于充分激发数据要素价值具有全局性、奠基性、引领性重要作用。
“数据二十条”提出,要提高数据要素供给数量和质量,在合规流通使用中激活数据价值。为此,首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