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6740

扫描二维码关注“政论文”公众号
2023年9月
在政协甘肃省委员会十三届三次常委会会议上的讲话
甘肃省政协主席 庄国泰
(2023年9月14日)
各位常委,同志们: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这次常委会议顺利完成了各项议程。会议取得了积极成果,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通过知情明政增强了发展信心。陈得信副省长的通报,既是一次系统的情况介绍,也是一次深入的专题辅导。大家一致认为,近年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论述和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强科技”为牵引,以“强工业”为支撑,加快创新动能向产业效能转化,有力推动了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础不断夯实,常委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二是通过互相交流凝聚了广泛共识。开幕会上,郭天康副主席就《建议案》的选题背景、形成过程和主要内容作了说明。会议期间,常委们紧紧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讨论,各方面提交大会发言材料41篇,13位同志作了大会口头发言。常委们认为,本次常委会选题抓住了国之大者、省之要者和民之盼者的契合点,是省政协发挥职能优势、助力全省中心工作的具体体现。大家在讨论中也认为,虽然我省在科技创新、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短板,但是我省科技创新基础、产业基础、资源禀赋优势明显,尤其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新格局、“四强”行动、“五量”文章等重大部署和“三抓三促”、“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引大引强引头部”等重要行动,为全省加快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提供了新动能。
三是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务实对策。为了开好这次会议,7至8月份,省政协相关领导同志带队,邀请省级各民主X派、工商联、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部分省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组成3个调研组,先后深入兰州、金昌、张掖、武威、白银、天水、庆阳7个市州和兰州新区有关企业、科研院所、高校进行了调研,广泛听取了各方面的建议。同时,委托嘉峪关、酒泉、平凉、定西、陇南、甘南、临夏7个市州政协开展协同调研,分别提交了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经主席会议协商讨论,形成了《建议案》草案。会后,我们将根据大家的意见建议,对《建议案》进一步修改完善,报送省委省政府决策参考。
下面,我结合常委们讨论的情况,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在工作中参考。
一、胸怀“国之大者”,立足甘肃实际,增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殷殷嘱托,需要我们深刻领会、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X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着眼于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大力推进改革创新,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充分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要求,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从国家层面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只有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从我省发展看,当前全省正处在蓄势待发、爬坡过坎、追赶进位的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是科技创新,首要突破口也在科技创新。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甘肃都对促进科技创新作出重要指示,我们必须深刻认识科技创新的极端重要性,把实施强科技行动、打造创新型省份作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实际行动,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性转变,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拓展势能、增添动能、发挥潜能。
(二)现实的甘肃前有标兵、后有追兵,需要我们追赶进位、加快发展。当前,各省都在寻找科技创新突破口,抢占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我们甘肃也一样,近年来全省上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规模不断壮大、产业层次持续提升。但是横向相比,我们的发展水平从中游滑落,现在是倒数第五位。根据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出版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2》显示,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中,北京、上海稳居榜首,江苏、山东、浙江、广东等省份上榜城市较多,分别为12席、12席、10席和8席,我省仅有兰州市上榜,在全国排名第44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