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6866

扫描二维码关注“政论文”公众号
2023年10月
在中文系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厦门大学中文系1978级校友 刘平山
(2023年9月17日)
尊敬的黄书记,亲爱的中文系的各位老师们,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大家好!首先祝贺中文系恢复为厦门大学直属教学科研单位。
我是78级的刘平山。系领导让我说几句话,和大家分享一位中文学子的心得体会。
放下电话,我又陷入到45年前的困惑之中:中文是什么?学中文有什么用?
上网查了一下,说中文是“万金油”。在同学群里集思广义,得到三句话。第一句是“君子不器”;第二句话是中文乃修,齐,治,平之本;第三句是传统之源,人文之根。
中国传统学问的本质是人格养成之学,无论是《大学》所说的“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还是《学记》所云的“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都强调了只有实修体悟,学问才能内化为生命,才能有助于君子人格的养成。所以,文学即人学。文学的最终目的不是益智,而是塑心;不是要人去理解文学的来龙去脉,而是要人能欣赏文学,为文学而感动,从而拥有更加美好的心灵。亦唯有真心热爱中国传统文学,才能养成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挚爱。同样的,深受中国文化浸染的我们,也就能在各行各业中成为出类拔萃的一员。
我记得,很多记者都曾经问过我这么一个问题:你是一个中文系毕业的学生,你是怎么将这么多的企业管理好的?他们都觉得难以想象。不要告诉他们,这是01学子的秘密——企业是什么?企业的“企”,上“人”下“止”,是一群人站立的地方。文学是什么?刚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