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7162

扫描二维码关注“政论文”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文名”公众号
2023年12月
关于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的汇报
宁波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斌
(2023年5月25日)
非常感谢市政协一直以来对我市茶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根据会议安排,现就我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我市产茶历史悠久,是全国著名的茶产区、海上茶路的起航地,也是中国茶文化之乡。经过多年发展,我市茶产业呈现出区域化、专业化、品牌化三大特点。一是产业布局区域化。全市茶园面积21.3万亩,万亩以上产区主要集中在余姚、宁海、奉化、象山、鄞州、海曙等地。其中,余姚、慈溪为针形茶产区,宁海、象山为条形茶产区,奉化、江北为蟠曲茶产区,北仑、鄞州、海曙、镇海为扁形茶产区。二是生产经营专业化。全市现有专业化茶园经营主体580余家,辐射带动茶农3.8万户、6.6万余人,构成了我市茶产业的主要力量。现有适合高附加值茶生产的无性系良种茶园9.4万亩,占茶园总面积44%,成为我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阵地。三是名优绿茶品牌化。先后培育出瀑布仙茗、望海茶、奉化曲毫、印雪白茶等区域公共品牌,以及东海龙舌等企业品牌,进一步巩固提升了宁波名优绿茶主产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22年,全市茶叶总产量1.3万吨、总产值约9亿元,其中名优绿茶产值占比高达74%以上。
近年来,我市坚持高质量发展导向,立足优势,扬长补短,统筹做好茶产业、茶科技、茶文化“三茶”融合文章,有力推进茶产业稳步健康发展,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品质赋能,持续提升宁波茶产业竞争力
一是建设标准化生态茶园。制定《名优绿茶生产技术规程》《宁波白茶生产技术规程》等6个市地方标准,形成以地方标准为主导、企业标准为补充的茶叶标准化体系。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开展茶叶绿色食品认证,实施茶园减肥减药行动,建成国家级望海茶叶栽培标准化示范区1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区3个、市级以上生态茶园38个,培育SC(食品生产许可)认证企业150余家,覆盖茶园面积4.3万亩,占全市茶园面积的20.2%。
二是打造多元化好茶体系。针对市场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