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7104

扫描二维码关注“政论文”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文名”公众号
2023年12月
在庆祝武汉大学建校1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校长张平文
(2023年11月29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武汉大学建校130周年。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各位嘉宾和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关心和支持武大建设发展的各级政府、各界朋友和广大校友致以深深的谢意!
巍巍珞珈,黉门百卅;煌煌武大,其命维新。130载光阴流转,见证了一所大学与中华民族休戚与共的壮阔历程——武大在民族危难之际应势而生,凝铸了勇担使命的自强之魂。致力于兴学图强,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秉持“自强之道,以教育人才为先”,在武昌创办自强学堂,从此,武大就把自身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城市孕育大学,大学滋养城市,武大诞生于当时作为全国工商业中心和中国革命中心的武汉,既是缘分也是历史逻辑,从此武大与武汉荣辱与共,在共同推进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双向赋能、融合发展。
武大在漫天烽火岁月砥砺奋进,淬炼了教育报国的弘毅之志。即便是战火纷扰、艰难困厄,武大前辈先贤依然志存高远、逆流而上,“武大不办则已,要办就办一流水准大学”,珞珈新校园不建则已、要建就建“世界最美大学”。西迁乐山的八年岁月,学校在支持师生投笔从戎、奔赴前线的同时,更注重引导师生赓续文脉、潜心学问,在卓越人才培养、高水平师资和顶尖学术成果上成效卓著,成就了令世人惊叹的“乐山辉煌”。
武大在新中国朝阳下加快成长,锻造了崇尚真理的求是之风。新中国成立不久,在李达老校长的亲自推动下,武大恢复并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和传播工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了特殊贡献;武大学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在为人、为师、为学过程中,在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推动恢复高考等国家发展的关键时刻,坚持实事求是、敢于担当作为,求真、求实、求是的风尚代代相传。
武大在改革开放时期勇立潮头,彰显了敢为人先的拓新之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开始,武大先行先试,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改革新路径,推出以学分制为主线的系列教育教学改革,极大激发了人才培养活力,大批毕业生踏入社会后敢闯善创,成长为杰出企业家和行业精英。迈入新世纪,强强联合后的新武大主动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尚和合、求通变,大力推动“大学科”建设和跨学科发展,大力推动“三创”理念转化为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