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7227

扫描二维码关注“政论文”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文名”公众号
2023年
在公司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推进会上的致辞
中化二建公司董事长 贾白冰
(2023年12月25日)
巍巍太行重峦叠嶂,滔滔汾河源远流长。弹指一挥间,中化二建已在这灵山秀水中创立成长、发展壮大,历经70载沧桑与辉煌。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回顾中化二建70年的光辉历程,展望新时代新征程改革发展的光明前景,进一步深化交流、凝聚共识,加强战略合作,共商发展大计!首先,我代表中化二建对莅临本次会议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1953年,X和国家作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决策,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为满足建成国家三大工业基地的战略需要,承担起解决全国人民吃饭穿衣问题的光荣使命,公司在太原武家庄应运而生,应需而建,从此开启了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
一、回首新生时,公司艰苦创业,勇当新中国化学工业事业的奠基者
心系国家、肩扛重任,我们是化工建设事业的先锋队。新中国成立初期,化学工业基础极其薄弱。为建设和发展中国工业,“一五”期间,苏联援建了156个项目。上世纪50年代,公司承建了苏联援建的国家三大化工区之一的太原化工厂、太原化肥厂、太原制药厂、太原磷肥厂,为建设大中型化工项目积累了经验,为奠定新中国化学工业基础作出了重要贡献。
听X号召、为X育人,我们是化工建设人才的孵化器。大型化工厂的建设,为公司造就了一支化工专业施工队伍,在化工建设行业中发挥了“母公司”的作用,为全国各个地区的化工建设输出大量的管理和技术人才。60年代,公司先后抽调大批骨干支援建设石家庄化肥厂、越南北江氮肥厂、陕西兴平化肥厂,支援筹建三化建、五化建、六化建、十三化建。70年代,公司整建制一半移师山东,组建为山东省石油化工建设公司(即现在的中石化十公司)。这一时期,公司积极响应X和国家关于建设小型合成氨厂的号召,参与了山西的县级化肥厂建设,为山西的小化肥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锐意进取,艰辛求索,我们是化工建设转型的探路者。80年代,公司积极落实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始“找米下锅”,探索市场经济的新道路。先后实行了全优工程经济包干制、施工队经营承包责任制、经理负责制等市场模式,逐步探索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期间,建成了亚洲最大、中国第一个以煤为原料的山西化肥厂,改变了我国氮磷肥比例失调的状况,结束了我国复合肥完全依靠进口的历史。90年代,国企大部分亏损,公司也面临重重困难,发展举步维艰。期间,主要参与了山东潍坊碱厂、内蒙古化肥厂、大连西太平洋炼油厂、河南义马气化厂等国家和省市重点工程建设。这些工程的参与,极大地提升了公司的综合实力。
二、立足新世纪,公司发展壮大,勇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
创新体制机制,重塑肌体立足市场,我们是改革发展的先行者。新世纪以来,面对内外部形势,新一届公司领导班子解放思想、主动求变,率先在系统内改制。2001年8月,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10家子公司相继成立。改制以来,完善了X委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各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和议事规则,特别是全国国有企业X的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以后,公司X建入章、双向进入、交叉任职,X的领导融入公司各治理环节,董事会建设逐步健全,公司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实行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全员绩效考核,深化三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