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7319


2024年1月
在全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2015年3月19日)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和市“两会”精神,对照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回顾总结前阶段“创模”工作,研究部署下步攻坚任务,落实强有力的举措,确保如期创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刚才,玉明同志通报了前阶段“创模”工作进展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就下步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龙湾区、瓯海区和市治水办、市住建委等四家单位作了表态发言。希望各级各部门对照目标要求,着力抓好落实。下面,我强调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坚定“创模”的信心和决心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是我国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的最高荣誉。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是建设美丽中国、“两美”浙江在温州的具体实践,是实施生态化战略、打造山水智城的重大举措,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各级各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创模”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更加扎实有力推进“创模”工作。
这几年,我们举全市之力推进“六城联创”,打响了一场场攻坚战,攻克了一个个难题,取得了一个个成果。去年,成功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扎实推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城乡环境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现在,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基础更加坚实,条件更加成熟,氛围更加浓厚。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市区河网水质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明显下降,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大气质量持续改善,2014年优良率为82.2%,PM2.5年均浓度降幅全省第一。城市“脏乱差”问题得到有力整治,洁化、绿化、亮化水平明显提升。二是环保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截至去年底,市区已建成投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9座,生活污水处理规模达50.9万吨/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已达到100%,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提高到99%;建成滨水公园208座,完成市区绿道网建设316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升到38.3%。三是环境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建立健全“创模”联动机制,形成了齐抓共管、协调联动、保障有力的环保工作格局。建立指标与项目“双控”制度,有力推进了主要污染物减排。实行河长、河道警长、督查长“三长”制度,强化了河道整治和管理。加强园区集聚,有效推进了重污染行业整治。加强部门联动和网格化管理,强化了环境执法力度。四是共建共享氛围日益浓厚。通过创新载体、加大宣传力度,老百姓环保意识明显增强,对环境整治建设的参与度明显提高。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创模”形势依然严峻,任务非常艰巨。特别是:少数几个市控以上站位尚未稳定达到五类水以上;原定今年6月底前市区新增生活污水处理量10万吨以上的目标,在推进过程中面临很大阻力和困难;饮用水源安全指标存在“硬伤”,目前赵山渡水库一级保护区内还有较多居民,泽雅水库二级保护区还存在小造纸作坊;建筑工地扬尘问题还比较突出,治理和监管比较薄弱;综合材料处置中心和西向生态填埋场建设比较滞后;全市重点工业企业规范化管理,少部分企业尚未达到“创模”要求。对这些问题,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限期加以解决。
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事在人为。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