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7414
2024年1月
在全市“万名干部下基层,和谐稳定进乡村”活动总结暨
“为市民解忧,促城区和谐”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2010年12月2日,根据记录整理)
我市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和谐稳定进乡村”集中行动活动以来,全市各级干部做了大量艰苦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下派干部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事,既促进了和谐稳定,又经受了考验锻炼。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同志们表示亲切的慰问!向受到表彰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刚才,桃英同志总结了前阶段工作,部署了下一步工作,我完全赞同,请大家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着重就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群众工作的重要讲话,进一步增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紧迫感和自觉性
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X的优良传统,是我们X最大的ZZ优势,是关系我们X执政基础、执政地位和X的事业长盛不衰并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重大ZZ问题、原则问题。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与过去相比,现在我们拥有的经济实力和财力大大提高了,我们掌握的各方面资源大大增加了,我们可以运用的科技手段大大丰富了,但我们必须牢记,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代替人民的力量,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群众观点都不能丢,不能忘。”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寓意深刻,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X的群众路线,对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指明了方向。组织万名干部下基层,是我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有效载体,是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具体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各级各有关部门围绕“访民情、解民忧、保民安、帮民富”的主题,领导带头,突出重点,求真务实,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仅印证了总书记讲话的正确性和针对性,印证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也让我们的干部对什么是群众工作、怎样做群众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群众工作是大量的、复杂的、经常性的,不重视和不做好群众工作,迟早要出大问题。一些同志曾经认为:农村分田分山到户了,农业税收取消了,农民得实惠多了,可以不管或少管了,现在回过头来看,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我们的干部脱离了群众,如果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生产生活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如果基层干部不公不廉,如果群众有话无处说、有冤无处申、有难无人帮,出问题是迟早的事。更危险的是,长此以往的话,X群干群关系将日益紧张,X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将受到削弱,社会矛盾将日益激化,那我们就是严重失职,就无法向X向人民交代。
第二,只有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才能密切X群干群关系,群众才会发自内心的说共产X好。干部与群众的感情,不仅要通过重大考验来加深,而且要在日常工作的点滴中积累。我们只有带着良心、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为什么在这次活动中,群众会自发燃放鞭炮对工作组表示感谢,有的老X员会说:“五、六十年代的干部作风又回来了!”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干部是真心实意去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
第三,做好群众工作,理顺群众情绪,调动群众积极性,改革发展才能有良好的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改革发展环境,离不开扎实的群众工作。现在少数群众之所以有这样那样的怨言,一些工作之所以难以推进,就是因为群众没有动员起来,群众工作没有做深做细。只有群众问题解决了,群众情绪理顺了,改革才有动力,发展才有合力,稳定才有保障。比如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和重大项目建设,事关宜春赶超发展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如果光有干部的努力而没有群众的支持,那是无论如何也难以奏效的。征地难、拆迁难,因为都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只有协调好利益关系,维护好群众利益,调处好各种矛盾,才能得到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第四,各级干部不仅要有抓项目、抓发展的能力,还要有做群众工作、促社会和谐的能力。组织干部下基层,我们的初衷本来就是既解决问题,又锻炼干部,这是一个必须长期坚持的方向。如果我们的干部长期呆在机关,不熟悉基层,不接近群众,就不利于干部成长;如果我们的干部只会抓经济工作而不会做群众工作,就会顾此失彼,就会出事惹事,最终连经济工作也做不好。我相信,这次机关下派的同志都会有这方面的切身体会,正如有的同志所说的“下乡一个月,胜读十年书。”
但必须指出,这次集中行动月只是群众工作的一次大规模实践,并不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