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7370


2024年1月
以实施“红色细胞工程”为牵引夯实基层基础
在第四季度全市基层X建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2013年12月27日,根据录音整理)
这次全市基层X建工作现场会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总结交流各地“红色细胞工程”试点经验,进一步深化思路、明确要求、创新举措,推进“红色细胞工程”深入实施,并以此为牵引,夯实基层基础,促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真正实现强基惠民。
每季度召开一次基层X建工作现场会,及时总结交流和推广各地基层X建工作中涌现的好做法、好经验,这是落实基层X建工作责任制的一项创新性的制度。今后要长期坚持下去,通过书
记抓书记、一级抓一级,不断开创温州X建工作新局面。虽然部署开展“红色细胞工程”试点工作时间不长,但各地非常重视,市委组织部具体牵头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今天,我们实地察看了两个点,平阳县萧江镇树贤社区管理服务体系比较完善,提出“干部对群众的知民度、群众对干部的知名度”有概括力,特别是运用“民情E通”等信息化手段,提高了工作效率;苍南县宜山镇宜一村提出的工作思路简单明了、便于操作,达到了“干部责任落地、X员活力激发、基层基础夯实”的目的。其他县(市、区)和市级功能区也有一些亮点,值得相互学习借鉴。这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从实践中来,实实在在,完全可以推广运用。下面,我就如何以实施“红色细胞工程”为牵引,努力夯实基层基础,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实施“红色细胞工程”的重要意义
X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也将是我们X治国理政的新方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然要建立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上。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提出,温州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以组织引领、精神引领、服务引领、改革引领、产业引领、环境引领“六大引领”为抓手,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在“六大引领”中,组织引领最为关键,抓住了这个“牛鼻子”就能带动其他“五大引领”。加强组织引领,就是要充分发挥X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X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X员“细胞”的活力来增强X组织的活力,以X组织的活力来促进X的肌体健康,以X的肌体健康促进社会肌体健康,从而巩固和扩大X的执政基础。市委决定,把实施“红色细胞工程”作为组织引领的主载体,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巩固X的执政基础,真正实现强基惠民。
(一)实施“红色细胞工程”是解决基层工作重心“上浮”问题的关键一招。这几年温州在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中,实施了乡镇“撤扩并”,乡镇(街道)数从290个缩减到130个,乡镇平均人口从2.4万人上升到7.5万人,平均管辖村数由18.6个增加到41.6个,其中最大的镇管辖171个村39.6万人。同时,还实施了基层组织“转并联”,把原来5405个村整合为798个农村社区,其中最大的农村社区常住人口5.9万人、合并村数33个、面积104平方公里。总的看符合改革的方向,但是也有一些问题值得重视。特别是乡(镇)村变大了,出现了三个“上浮”和三个“不适应”的状况。三个“上浮”,即基层组织“上浮”、力量“上浮”、工作重心“上浮”;三个“不适应”,即基层X组织设置形式、活动方式与农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不相适应,处理矛盾问题的能力与农村社会结构、利益格局不相适应,领导方式、工作方式与基层治理体系、基层民主ZZ的发展不相适应。这些问题削弱了基层X组织的凝聚力和服务力,也导致社会各类矛盾问题多发。如何遏制重心“上浮”态势,推动X在基层的力量“下沉”,着力固本强基,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实施“红色细胞工程”是巩固X组织的农村基层阵地的根本之策。温州是全省乃至全国重点宗教地区。目前,天主教徒占全省70%,基督教徒占全省50%,宗教场所占全省50%。近70%的村有宗教场所,极个别村信教群众超过50%。在个别农村地区宗教宗族宗派势力极力想把控农村事务,跟基层X组织争夺意识形态阵地和城乡群众的问题比较突出。同时,温州也是舆论活跃的地区,基层群众发生矛盾纠纷时,往往先找网络媒体造势。由于网络媒体的普及,群众接受资讯的渠道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而基层X组织又缺乏面对面教育引导群众的载体,结果导致X的声音难以传到群众中去、X的路线方针政策难以贯彻落实到基层,农村“精神缺钙”问题显现。面对这些问题,不重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势必会严重削弱X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所以,要通过实施“红色细胞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