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7479
2024年1月
抓机遇强化措施聚焦发力 以项目建设新成效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全省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2018年8月13日)
吉林要加快振兴,支撑在项目,希望和潜力在项目。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做到“六稳”,对我省来讲,稳投资是其中的关键。只有把投资稳住了,才有可能做到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预期,才有可能稳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分类施策、精准聚力,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抓项目、稳投资,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当前,项目建设有效施工期已经不多了,一定要拿出决战精神,对所有重点项目分类施策、分类推进,坚定不移确保完成任务。
一要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目前,全省亿元以上在建项目1643个,需要全面提速、提效、提质。省市县三级政府及部门要分级梳理形成项目清单、分级组织推进,逐个项目明确进度安排,对账精准调度,保证建设质量。
二要配套推进项目落地和开工建设。我们搞招商引资,与企业开展签约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要全链条推进项目落地,做到三个同步,即:从招商开始就同步考虑签约后落地的保障措施,从谈判开始就同步做好签约项目的各项准备,从签约开始就同步启动项目建设。对已经签约的项目,要持续跟踪推进,明确专班一盯到底,完善前期准备,推动项目尽快开工。要抓紧完善考核和统计机制,加大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资金到位、达产达效等指标权重,用严肃考核倒逼项目落地。
三要抓好新开工项目入库。上半年,各地很多新开工项目没有及时入库统计。对这些项目,要建立台账,做到应统尽统,客观真实地反映投资和项目建设实际。
二、抢抓机遇、深度对接,切实补上项目谋划这个短板
一要聚焦我省重大战略部署和工作布局抓项目谋划。实践证明,重大战略部署能够落实落地,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推进项目化。近年来,我们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十三五”规划以及实施“三个五”战略、长吉图战略、中东西“三大板块”战略等,谋划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取得了很好效果。要继续深度谋划,再推出一批好项目。最近,省委、省政府为进一步优化区域协调发展空间布局,决定打造“一主六双”区域格局,“一主”就是把长春打造成“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成为带动我省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区域。“六双”就是打造“双廊”(环长春四辽吉松工业走廊、长辽梅通白敦医药健康产业走廊)、“双带”(延白通(丹)开发开放经济带、沿中蒙俄通道开发开放经济带)、“双线”(长通白延吉长避暑冰雪生态旅游大环线、长松大白通长河湖草原湿地旅游大环线)、“双通道”(长白通(丹)大通道、长吉珲大通道)、“双基地(长春国家级创新创业基地、白城国家级高载能高技术基地)、“双协同”(长春吉林一体化协同发展、长春公主岭同城化协同发展)。而且要向北对接哈尔滨经济圈,向南对接沈大经济圈,向东向西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要构建“一主、六双”区域布局,涉及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产业集群、形成产业特点、完善交通网络、跨区域聚集要素、发展互市贸易和边境合作、整合利用生态和旅游资源,等等,都需要以项目为依托,对各自的优势、业态、模式、特色进行重新组合、互补叠加、聚焦聚力、错位发展,逐步重构出多个地理区位相联、要素流动相通、产业发展相济、空间布局相融的增长极,进而对区域关系、城乡关系、市场关系、开放关系等进行重塑。在这样大融合、大流动、大协同的过程中,如果项目谋划跟不上,那么这些构想就难以真正落地、见到实效。各地、各有关部门必须增强项目谋划意识,深入研究区域布局基础和特点,科学定位,分工协作,找准契合点,高水准谋划一批重大项目,为区域布局提供有力支撑。特别要谋划好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要根据新的布局定位,抓紧配套规划公路、铁路、机场等项目,实现交通贯通、人畅其行、物畅其流,为各类要素在不同区域空间有序流动创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