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7593
2024年1月
在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8年4月16日,根据录音整理)
今天参加这个会,与大家见面,我感到很亲切,也很愉快,因为我有过一段从事宣传思想工作的经历。刚才,保建同志传达了全国、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大家要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星恒同志总结了去年全市宣传思想工作,安排部署了今年的工作,我都赞成,会后要抓好落实。更多资料+微信: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要充分肯定全市宣传文化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
近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宣传文化战线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服务意识强。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宣传文化工作置于X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下来谋划和安排。市委作出决策部署之后,宣传文化战线反应很快、跟得很紧,做到了合拍共振。以前的情况就不说了,就说我到贵阳工作以来,宣传文化战线紧紧围绕宣传十七大精神和省十次X代会精神、建设贵阳环城高速公路、“严打两抢一盗,保卫百姓平安”专项行动、治理和保护“两湖一库”、实施中心城区“畅通工程”、实施“六有”民生行动计划等重大决策部署,推出了一批有深度、有特色的报道、评论,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特别是去年底市委八届四次全会召开后,宣传部门紧紧围绕《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筑X发〔2008〕1号),迅速掀起宣传高潮,组织宣讲团到各地各部门开展宣讲,组织撰写评论员文章,开设“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专栏、专题网页、理论专版等。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以及省各家媒体,都对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给予了关注,进行了热情报道。
二是争先意识强。按照“做表率、走前列”的要求,以省会城市的标准开展工作,彰显了“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贵阳精神。比如,“整脏治乱”专项行动连续两年名列全省第一;在省里组织的“2005多彩贵州歌唱大赛”、“2006多彩贵州旅游形象大使选拔大赛”、“2007多彩贵州舞蹈大赛”上,也是力争上游,名列前茅。特别是“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大赛”,两年前贵阳作为东道主,没有一个作品获奖,只能做好了“大餐”站在旁边看别人享用。但两年来,我们埋头苦干,奋勇争先,去年荣获2金1银2铜,实现了贵州、贵阳舞蹈的异军突起,让全国舞蹈界眼睛为之一亮,我市还被中国舞蹈家协会授予“中国舞蹈之都”荣誉称号。京剧《布依女人》入围国家30台舞台艺术精品剧目,广播剧《虎啸玄天洞》、《大山的呼唤》分别获得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专家奖金奖、铜奖,大型文化专题片《南明水长》获得贵州文艺奖一等奖。这些奖项含金量都很高,很了不起,凝聚着大家的心血和汗水。
三是创新意识强。积极探索宣传文化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策划了一系列有特色的宣传文化活动,积极打造城市品牌,扩大了贵阳的对外影响。2006年举办了城市形象推广大赛,2007年又成功举办“中国(贵阳)避暑节”,这些活动在资源整合、运作模式、宣传模式等方面都有不少创新,可圈可点。
这里,我特别要讲的是,今年我市遭受历史罕见的特大凝冻灾害后,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全市人民打了一场抗灾救灾的硬仗,宣传文化战线这个“方面军”,在星恒部长的指挥下,也打了一场硬仗。在新闻宣传方面,全市各新闻媒体开设“抗凝冻、保民生”专版、专栏,新闻记者们深入一线采访报道,用饱含深情的笔头、镜头,及时、准确地报道X委、政府抗灾救灾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抗灾救灾呐喊助威,极大地增强了全市人民夺取抗灾救灾胜利的信心和决心。贵阳日报社的孙凤岐同志,经常审核版面和文稿到深夜,有时到凌晨两三点钟还与我通电话商量新闻报道方面的问题。此外,我市及时启动了新闻发布制度,每天定时发布气象、交通、供电供水、物资供应等方面的信息,有力地引导了舆情,稳定了人心,受到了省里的表扬。在文艺宣传方面,仅用3天时间就筹办了全国第一场赈灾义演,弘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振奋了精神,鼓舞了士气。石宗源书记专门指示贵州卫视在黄金时间录播这台义演晚会。一批作家、艺术家深入抗灾救灾一线采访、创作,用很短的时间写出了一批讴歌抗凝的文艺精品。六十多岁的王蔚桦同志,头天接到任务后,连夜赶写了《总书记和我们在一起》的动人诗篇,令人十分感动。在典型宣传方面,集中宣传了各行各业奋战在抗灾救灾第一线的先进典型,特别是全面深入报道抗凝英雄李彬同志的先进事迹,在全国、全省引起了强烈反响。新华社的同志为此立了大功。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组织工作会上表扬抗灾英雄时,唯一点到名的就是李彬同志。在社会宣传方面,组织发起了“绿丝带”爱心互助活动,在全社会弘扬互信、互爱、互助的道德风尚,极大提升了贵阳在外界的形象。在文化出版方面,仅用半个月时间就编辑出版了《胜利属于英雄的贵阳人民——贵阳“抗凝冻、保民生”纪实》系列文集和画册,拍摄了纪录片《冰雪大搏击》,真实记录了广大干部群众抗灾救灾的感人事迹,展示了贵阳人战天斗地的精神风貌。所有这些,为贵州人民、贵阳人民增了光,添了彩。如果说全市干部群众抗灾救灾的壮举感人,那么宣传文化战线的记者、编辑、作家、艺术家和干部职工在抗灾救灾中的事迹同样感人;如果说全市干部群众在抗灾救灾中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那么宣传文化战线同样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我认为,宣传文化战线服务意识强、争先意识强和创新意识强在“抗凝冻、抓重建、保民生”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事实充分证明,我市宣传文化队伍是一支ZZ强、业务精、作风硬的队伍,是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队伍,是一支完全可以信赖的队伍。在这里,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宣传文化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更多资料+微 信:
二、各级X委要善于运用宣传文化工具
这段时间会议比较多,大家比较忙,要不要请各区(市、县)的书记、各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今天这个会,我曾经犹豫过,但后来我想还是要请大家来,原因就是我下面要讲的道理。
大家都知道,宣传文化战线历来是我们X十分重要的一条战线,宣传文化工作是我们X的ZZ优势。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X在领导人民军队与敌军兵刃相见的同时,高度重视宣传文化工作,成功地组织了许多“舆论战”、“攻心战”。那么,在和平时期、建设年代是不是就可以轻视或者放松宣传文化工作了呢?绝对不行!打江山靠枪杆子和笔杆子,同样,守江山也要靠枪杆子和笔杆子。对于国家之间来说,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从来都是十分激烈的,在这个领域出了问题,就要亡X亡国。“二战”期间,面对500多万德国军队的疯狂进攻,苏联没有被打垮,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强大的政权,在“冷战”时期垮掉了,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出了问题。苏美在长达三四十年的军备竞赛、争夺世界霸权的较量中,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较量也是非常激烈的。2005年,美国出版了一本书《胜利——美国政府对前苏联的秘密战略》,作者为美国中央情报局前雇员施瓦茨,书中讲了美国政府策划瓦解前苏联的一系列内幕,其中就说:里根政府和中央情报局雇用一大批心理学、历史学和国际ZZ经济学专家,制定了瓦解前苏联的“软战争战略”,重点从意识形态领域摧毁前苏联领导人对自身制度的信心,达到和平演变的“非显性效果”。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集中所有的宣传工具不停地对苏联进行意识形态围剿的同时,戈尔巴乔夫时期的苏联自己乱了阵营,出现了一系列所谓“新思维”,苏联人民坚持了多年的信仰突然变得不正确了、不可信了,失去了思想“主心骨”,迷失了方向。这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某些西方国家和敌对势力从来就没有放松过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围剿,长期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文化交流、学术讨论等各种渠道,拼命灌输西方的价值理念,对我们进行渗透。大家都看到了,最近一段时间,西方国家在西藏问题上、奥运会问题上,对中国进行着一场很不光彩的打压。西方媒体几乎是一边倒。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是全球最有影响的媒体之一,在直播北京奥运火炬旧金山站传递时,主持人卡弗蒂居然讲“中国产品是垃圾”、“在过去50年里中国人基本上一直是一帮暴民和匪徒”。对于奥运圣火传递在巴黎遭到干扰,法国《费加罗报》以《火炬在巴黎惨败》为题在头版头条进行报道,《解放报》则干脆以《给中国一记耳光》为题在头版头条进行报道。而中国去年11月底刚刚跟法国签订了近200亿欧元的巨额贸易合同,它说翻脸就翻脸。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一方面说反对将奥运会ZZ化,反对抵制奥运会,但同时也呼吁中国“尽早解决西藏问题”。当然,他是善意的,但在ZZ上是天真的。因为西方国家即使不用西藏问题找茬,同样还会用其它这样那样的问题找茬。这暴露了西方国家的什么心态呢?我认为,就是最卑劣、最肮脏的一种心态:嫉妒!就是容不得中国的崛起,容不得中华民族的复兴,容不得中国人在国际舞台上和他们平起平坐。他们肆意欺凌、辱骂中国人的时代刚刚过去不久,看见中国人风风光光举办奥运会,他们心里很不舒服,总是想让中国人砸锅、收不了场。这不就是嫉妒吗?这就像一个村里,有一家人几年前还穷得叮当响,女孩子出门都穿破衣服,现在突然盖起了一幢漂亮的楼房,还要吹吹打打,乔迁新居,那有“红眼病”的人怎么受得了啊,怎么会不嫉妒啊!你凭什么跟我一样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啊,你凭什么还要大操大办乔迁之喜啊!所以,当前某些西方国家、西方媒体对我国进行打压,是不可避免的。
嫉妒是会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