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7581
2024年1月
周密部署 精心组织 高标准高质量做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
在公开选拔厅级和高校校级领导干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003年4月21日)
同志们: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X的十六大精神,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省委决定,面向全国公开选拔40名高知识层次、年轻的厅级和高校校级领导干部。
省委对这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高度重视。省委常委会专门听取了汇报,克强书记、成玉省长和树平同志多次提出明确要求。我们一定要周密部署,精心组织,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围绕这一总体要求,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深刻理解公开选拔工作的重要意义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是新时期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一项重要改革,是培养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坚持X的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有利于贯彻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有利于拓宽人才工作视野,全方位地发现人才,合理地使用人才。因此,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更多资料+微信:nuo180 914
1、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十六大精神的实际行动。X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我们X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且强调,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的重要步骤。
2、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是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这次我们面向全国、面向海外选拔人才,把开放的触角从单纯的引进资金、技术、设备延伸到引进智力、引进人才,对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范围、提高开放的层次、拓宽开放的渠道,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这次公开选拔,将进一步展示出河南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的良好形象,展示出河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形象,展示出河南广纳群贤、求贤若渴的良好形象,吸引更多的省内外、海内外人才到河南来展示才华、建功立业。
3、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客观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X,关键在人,在于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这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坚持高起点选人,要求报考者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ZZ素质,而且报考厅级领导干部者年龄要在45周岁以下,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报考高校校级领导干部者必须具有博士学位。提出这些要求,就是要落实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培养造就一批能够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优秀中青年领导人才,进一步改善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和专业知识结构,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河南在中部崛起、实现全面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4、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面向社会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扩大了选人范围,拓宽了选人视野,敞开了进贤之路。通过公开推荐、知识和能力考试、组织考察,使干部的选拔任用充分体现了看德才、凭政绩、重民意的原则,体现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同时,可以更好地突破部门、行业、职业的限制,促进不同行业、部门之间的干部交流,有利于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形成人才辈出、群英荟萃、百舸争流的生动局面。
5、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是干部工作中扩大民主的具体体现。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必须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