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7557
2024年1月
把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坚持不懈抓下去
在省委“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1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9年10月23日)
2019年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提出“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决策部署15周年。2004年初,习近平同志亲自主持开展省委、省政府领导重点调研课题“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研究;5月,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努力形成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6月,习近平同志到湖州开展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调研;10月23日,省委正式下发《关于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是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和重要源泉,我们要把这一机制坚持不懈抓下去,奋力推进新时代为民办实事新实践,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和重要源泉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是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进入新世纪,浙江面临着“成长的烦恼”。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浙江GDP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但也带来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另一方面,教育、医疗、文化、环保等民生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一些偏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发展面貌亟待改善,低收入农户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习近平同志坚持问题导向,创造性提出“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作为我省率先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招。它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都是十分重大的,影响是深远的。它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扬,是对马克思主义民生观的坚持和发展,更重要的是,它为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以实际行动彰显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一)强调“为民办实事”,坚守的是共产X人的初心与使命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时就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X的根本宗旨,千方百计为人民谋利益是我们X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这个意义上说,X和政府的所有工作都属于为民办实事的范畴。”他强调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思想,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树政绩的根本目的是为民谋利益;当干部的,要真正在思想上解决“入X为什么,当官做什么,身后留什么”的问题。
(二)强调“民呼我应”,彰显的是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习近平同志指出,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他说,以人为本,就是以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本,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始终把群众利益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依据。他还强调,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力量,要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成为现代文明成果的创造者和享有者。15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将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将人民群众的诉求作为办实事的依据。从民生项目征集的集思广益到实施过程中的全民参与,再到绩效评价的“让人民评判、让人民满意”,这种工作方式使得实事项目更加具有针对性,能够精准回应老百姓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更能获得群众的认可和配合。也正是这种对群众诉求的整体性、系统性响应机制以及“民呼我应”“群众点题”的工作格局,催生了“最多跑一次”改革。可以说,为民办实事,始终关注的是人本身的发展,强调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是唯物史观关于人民主体地位的基本原理在社会主义民生实践中的运用与发展。
(三)强调“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体现的是共享发展的理念更多资料+微信:nuo180 914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就特别重视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认为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他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强调要做长欠发达地区这块“短板”,使全省各个地区的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我们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构建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就是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有效解决城乡、区域之间公共服务供给不平衡问题,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营造公平的环境和条件。习近平同志由此还创造性地提出“大平安”的理念,把民生之安作为社会平安的重要部分和先行条件,在实践中换来了全省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普遍提升。更 多资料+微信:nuo1809